VIP 專屬文章 砸錢救缺水》產業配置未考量水資源供給能力 再生水、海淡廠成本誰買單?(2之2)

去年台灣遭逢旱災,經濟部為解決水荒祭出多項政策。圖為日月潭水位吃緊。(資料照,柯承惠攝)

台灣去年發生百年大旱,「護國神山」台積電為了買水甚至買了100多輛水車,經濟部為解決水荒,也斥資上億元,在新竹與台中建置「移動式海水淡化廠」。如今,新竹、雲林麥寮與台南的海水淡化廠都在興建當中,桃園、新竹、台中、台南、高雄也都在規畫興建「再生水廠」。然而,海淡水成本一度40元,再生水一度2、30元,上百億元的投資,未來如果不能強制廠商購買,成本將由全民所承擔,審計部在《109年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明白指出,政府的產業配置「未妥適考量區域水資源供給能力」。高昂的再生水,未來由誰買單?(系列2之2)

根據審計部《109(2020)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截至2019年底止,台中、彰化、嘉義、台南及高雄等地區,因產業用水需求成長快速,致水資源設施供水能力不足,產生供水缺口約每日28萬公噸,經濟部方面雖已採取跨區水資源調度及移轉農業灌溉節餘水量因應,惟經該部評估,至2031年底止,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嘉義、台南、高雄及屏東等地區自來水系統之供水缺口合計將達116萬公噸,約占該年度需求量之10.16%。

該報告批評,經濟部產業配置「未妥適考量區域水資源供給能力」,亦乏強制開發單位使用再生水之法源依據,其中,台南與高雄地區,因為南科擴廠關係,自來水供水缺口,2019年為22萬公噸,到了2031年將擴大到56萬公噸。

水廠造價貴生產成本高   1度再生水約2到30元,海淡水高達40元

為了強制用水大戶使用再生水,立法院終於在今年(2022)4月底,三讀通過《再生水發展條例》修正案,明定開發單位計畫用水量達每日3000公噸以上者,必須使用一定比率系統再生水。然而,不論是再生水或是海淡水,開發成本都不便宜。

支持《新新聞》

打造獨立自主的優質媒體,需要您做後盾!

點此支持《新新聞》,與我們攜手檢視公共政策、監督政府,守護台灣民主自由進步價值。

根據中興工程顧問社「再生水推動整體政策與展望」研究報告,生產再生水1度需要耗費1.5到2度電,海淡水成本更高,1度水要3到5度電,如果再加上管線等成本,再生水成本1度水大約是2到30元,海淡水更貴達1度40元。

目前已完工或興建中的再生水廠,造價都不便宜,水情最吃緊的南部,2019年完工的鳳山再生水廠斥資26.06億元,今年初啟用的高雄臨海再生水廠成本40.99億元,今年招商的橋頭再生水廠,造價則是44億元;台南興建中的安平、永康再生水廠,成本各為35.95億元、25.75億元;台中的福田再生水廠,預算36.87億元。其他像規畫中的北桃園、竹北再生水廠,整個加起來至少1、200億元預算跑不掉。

20220331-護國群山/台積電專題。台南永康水資源回收中心(永康再生水廠)。(顏麟宇攝)
台南永康再生水廠造價成本25.75億元。(資料照,顏麟宇攝)

上月推動招商的高雄橋頭再生水廠,當天出席招商記者會的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說得很直白,「再生水是要量身訂做的」,橋頭再生水廠完工後將每日供應台積電3萬噸再生水。林欽榮的說法,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再生水價格較高,一般廠商使用意願較低的現況。 (相關報導: 開徵救缺水》耗水大戶不痛不癢?台塑石化單季獲利136.6億,六輕耗水費不到5000萬(2之1) 更多文章

事實上,立法院在審查《再生水發展條例》修正案過程,北高雄的立委邱志偉就擔心「計畫用水量達每日3000公噸以上」強制使用再生水的規定,是否將導致橋頭科學園區廠商被納入,由於岡橋污水處理廠的再生水,未來主要提供給楠梓加工出口區,在立法強制使用再生水之後,以後路科、本洲工業區等北高雄工業區,如果沒辦法使用一定比率再生水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