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正加足馬力尋求連任。2016年入主白宮前,他曾在許多和中國相關的議題上許下承諾或發表觀點,總基調是,要對中國採取強硬的態度。
4年後,BBC中文梳理川普(Donald Trump)的這些話是否兌現。

對中國商品增稅(兌現)
選舉前:
入主白宮前,川普在2016年6月發表貿易演講,點名要懲罰中國,要對中國貿易行為發起持續性攻擊,要對中國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他指中國在貿易上「強姦」美國,是史上「最厲害的盜竊行為」。彼時媒體和觀察者慎之又慎,他們更願意用中美經濟摩擦形容兩個超級大國的經濟對抗,而對「貿易戰」持謹慎態度。
選舉後:
中美開打史上最大規模貿易戰,並持續至今。
2017年8月,上任大半年後,川普下令,依據「301條款」對中國是否侵犯美國知識產權展開調查,此舉被視為他針對中國採取的第一個直接貿易措施。此後長達三年的時間內,中美對對方商品互相徵稅,開啟貿易戰,打打停停,停停打打。

2018年6月15日,美國宣佈對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25%的關稅,於7月6日生效。中國對此報復,稱將從同日起對545種美國產品徵收25%的關稅。
同年9月,美國宣佈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10%的關稅。中國予以報復,宣佈對600億美元美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
2018年12月,中美達成90天休戰協議。

經過多輪談判後,2019年5月,川普一度宣佈將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的關稅從10%提高到25%。中國表示將採取反擊措施。中國將價值6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的關稅從5%至10%提高到25%,以回應川普的決定。
川普對中國的貿易戰還加入了針對具體企業的做法,中國電信巨頭華為被列入美國的管制實體名單,遭受制裁,和華為齊名的另外一家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中興也遭到了制裁。
大選前夕,中美兩國於2020年1月15日簽訂第一階段貿易協議,2月15日正式生效。但雙方互加關稅的態勢並沒有徹底扭轉。
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 (兌現)
選舉前:
川普說上任第一天就要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的標籤。中國被指控操縱人民幣匯率,以使中國的出口產品比美國商品更具競爭力。
選舉後:
2019年8月,美國政府正式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中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破七」不久,美國財長馬努欽(Steven Mnuchin)發表聲明稱,美國政府認定中國正在操縱人民幣匯率。這是美國25年來首次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

2020年1月,中國同意不死守人民幣美元兌人民幣一比七的心理關口。此後,美國將中國從匯率操縱國名單中移除。
川普政府的確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但他也把匯率作為了和中國進行貿易談判的工具和武器。
見金正恩和實現北韓無核化 (部分兌現)
選舉前:
川普表示,為了阻止北韓的核武計劃,他願意直接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談判。此前,北韓圍繞核武器的多次實驗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焦點。
選舉後:
上任後,川普史無前例的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三次會面,他在處理北韓問題上似乎希望尋求中國的幫助。 (相關報導: 台海戰爭即將爆發?《經濟學人》說「不」:中國暫不攻台的理由就是川普 | 更多文章 )
2018年6月,川普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第一次「川金會」在新加坡召開,北韓承諾致力「全面去核化」,分析人士質疑金正恩並未作出具體承諾。川普當時盛讚中國和「好朋友」習近平,他表示,中國是一個很好的國家,「有一個很好的領導人,同時也是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