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黎蝸藤專欄:李家超空前高票當特首,武官當家,北京將如何治港?

香港前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右)以99%的史無前例得票率,毫無懸念地贏下了特首選舉。(美聯社)

原訂3月27日舉行的香港行政長官選舉,因新冠疫情延後到5月8日舉行,警察出身的前政務司司長李家超獲1416票支持、8票反對,以99%的史無前例得票率,毫無懸念地贏下了特首。這次「選舉」有幾個特點:

首先,這是香港頒布《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以來第一次特首選舉。「完善」之後的選舉制度是高度可控的,從參選人到獲勝者,中央都可以操控,已經完全能保證「選」出來的都是「愛國者」。然而,在「安全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安全」的極端風險防範意識下,中央還要「再保險」,在中央命令未下時,除了小貓三兩所謂「建制派KOL」宣佈參選蹭熱度之外,其他潛在有實力者都按兵不動,包括現任特首林鄭月娥是否爭取連任也不得而知。整個選舉水靜鵝飛,直到進入4月3日到16日的提名期才有動靜。

4月4日林鄭宣佈不尋求連任後,政壇盛傳李家超將會參選。4月6日中聯辦約見部分選委,傳達李家超是中央支持的「唯一」候選人。同日下午,李家超宣佈遞交辭職信並放假準備參選。中央以特快形式迅速批准辭職。於是在中央一聲令下,最後只有李家超一人參選。這種「一人選舉模式」,把保險程度拉到百分百。

「一人參選」可能成為香港新常態

這次「一人參選」,除了因這是國安法時代第一次特首選舉所以要「百分百保險」之外,中國還真心認為這種「選舉」是最好的。

由中聯辦約見選委的做法在以往是不會出現的。以前為了避免「中央插手選舉」的印象,通常由中央大員(至少是港澳辦主任)南下在深圳召見選委,而不是在香港,更不會由中聯辦(字面上是中央政府在地的聯絡機構)出面。

其次,香港自回歸以來「一人參選」並非首次。2002年董建華競選連任、2005年曾蔭權補選(董建華中途辭職),都在兩人分別取得絕大部分提名票之後,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自動當選,所以當時也沒有競選。但這次雖然只有一人參選,李家超取得784張提名票、已過半數,又沒有對手,但李家超也搞了一個「競選活動」,還繼續投票。這很明顯是故意要營造一個「香港有選舉」的印象。然而,無論「一人參選」還是99%的超高得票率,都無法讓西方世界認同這是一場「真正有意義的選舉」。

陸委會新聞稿淡化了《港區國安法》第43條侵犯我國政府官方權威的事實。(美聯社)
《港區國安法》公布後第一次香港特首選舉。選舉只是徒有形式,實際已經回到「港督時代」,等同完全由中央指定。(美聯社)

第三,這是香港史上最無人關注的選舉。因為「完善」選舉制度之後,香港絕大部分市民都知道,選舉只是徒有形式,實際香港已經回到「港督時代」,等同完全由中央指定。在香港聽得最多的是:「花這麼多錢搞這麼一場大龍鳳(逼真的假戲)做什麼?直接宣佈李家超是特首就好了,還佔用了傳媒資源!」 (相關報導: 香港特首「選舉」:前警察頭子李家超唯一候選、當然當選 更多文章

其實對「一人參選」,即便香港建制派也不乏微詞,比如選舉後也有建制派雖然表示理解這次情況特殊的同時,但還是認為「一人參選」模式不應該是常態,「香港人還是希望有得揀」。有人認為,這場「大龍鳳」是向西方證明香港「還有民主」;但是筆者看來,這次「一人參選」,除了因這是國安法時代第一次特首選舉所以要「百分百保險」之外,中國還真心認為這種「選舉」是最好的。一個證明是,在澳門已經進行過多次「一人模式」。在習近平提出「制度自信」之後,中國要爭奪政治話語權,於是「民主」有「中國民主」、選舉制度當然也要有「中國的選舉制度」。對西方的批評,中國根本不在乎,反正「中國式的選舉制度」本來就沒有必要是「西方式」的。當然,也不能直接委任:如果不投票,就根本沒法說這是「選舉」了。因此,這種「一人參選」還真可能就是以後香港的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