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黨主席選舉出乎意料,原本不被看好的張亞中教授如同一匹黑馬,疾速奔馳,直逼領跑的朱立倫。張亞中如果當選,獲勝關鍵繫於黨員結構特殊,黨員的平均年齡偏高,深藍意識者居多,有利於回歸傳統國民黨的候選人。問題是,萬一張亞中當上黨主席,他究竟將成為國民黨的救星還是煞星?
有人說張亞中收編了舊「韓粉」,又製造了新「張粉」,所以聲勢浩大。其實差遠了。2018年的韓流並非限於同一類人,除了有深藍的基本教義派之外,還有眾多草根基層的庶民,還有不滿朝野政黨的反建制民眾,另有國民黨地方派系成員。「張流」目前仍侷限在深藍基本教義派,他們思想單純,內聚力強,所以擁張的能量十分強大。
誓言將開展的轟轟隆隆戰鬥,註定要失敗
張亞中何德何能,竟能成為被人簇擁的救黨英雄?他一再陳述自己是最識時務的候選人,其實,他選黨主席所提的論述與主張,既脫離現實更遠離民意,而他誓言將開展的轟轟隆隆戰鬥,註定要失敗,終將使他成為一個悲劇性人物。
他的言行令人聯想起小說人物唐吉軻德。過往的歷史告訴我們,當一個社會患了重症時,常人多半看不清楚,始終麻痺不悟,反而是一些瘋癲的人了然於心。這種人通常都有著崇高的精神境界,且能透察病症,比如鲁迅筆下的「狂人」,作者借他之口,說出「這歷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頁上都寫著着『仁義道德』。」

唐吉軻德亦乎如此,他帶著破爛的盔甲,騎著瘦馬,大戰風車,大戰羊群,行徑荒誕,但並非全然愚憨,他懷有遠見卓識,種種瘋狂與滑稽正是理想主義者在現實面前遇到磕絆的反應。人們之所以認定他瘋狂,主要是因為大多數人在理想和現實碰撞摩擦時,通常會立即改弦更張,主動去適應現實,不論這個現實世界是光明的還是黑暗的。他卻截然不同。
唐吉軻德的超凡價值就在於他堅信其為真者,無論遇到多少挫折都不會放棄,具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張亞中信仰孫文思想、疾呼尋回黨魂、主張兩岸簽署和平協議,他有著為所信之道一往直前的執著,近似唐吉軻德的悲劇性格。英文成語「tilt at windmills」,意思就是白費精力去攻擊幻想中的敵人,頗能詮釋這種悲劇性。許多識者認為張亞中替國民黨開的藥方,由於昧於時勢與民意,註定是「錯誤而致命」的。
有沒有黨魂理念,不足以定黨的生死
何以致此?首先、張亞中對政黨的魂魄要求很高,儘管民主國家的政黨多是以爭取執政權為核心目標,如何透過政策主張的訴求、取悅選民的操作以及組織體的運作獲得廣大民意的支持,取得行政大權與議會多數席次,乃為重中之重。至於是否有黨魂、有中心思想、受人尊敬,實在是決定選民向背的眾多因素的一部分,並不像張亞中所說的那樣足以定生死。
不能否認,張亞中確實有洞見,能看出國民黨的根本問題,但所責成於國民黨者,實在太過高大上,恐非一個民主性政黨在世俗化社會中所能獲致,如果勉力為之,只會枉費心力。 (相關報導: 鄭兆希觀點:張亞中是國民黨的救星還是災星? | 更多文章 )
張亞中所揭示的政黨理念是孫文思想,又認為蔣經國之後就沒有國民黨執政過,國民黨業已喪失黨魂。李登輝是叛黨分子,其遺毒必須清除;馬英九執政也不是國民黨執政,而是馬團隊執政。現在的國民黨是「小綠」,其他的黨主席候選人根本不夠格。他要跟民進黨「台獨政權」作戰,要跟中共簽訂和平備忘錄,促使雙方同意「兩岸平等相待是促進和平的基礎,未來兩岸官方簽署和平協議後,兩岸同意並尊重對方為憲政秩序主體,在平等之基礎上發展正常關係。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脅對方,完全以和平方式解決雙方歧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