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供電吃緊之際,盤點那些禍國殃民的反核謬論

某些人最愛吹噓德國的綠能成就,而且莫名其妙無視一切地緣與氣候差異,認為台灣也可以效法德國,然後各種對德國經驗吹上天的文章就紛紛出籠,說得好像德國光靠風力跟太陽能就可以完全正常用電似的。(示意圖,Rafaël Delaedt (Arafi)@Wikipedia / CC BY-SA 2.5)

現在國家電力供應如同踩鋼索,各種區域性斷電新聞也是層出不窮,在筆者準備寫此篇投書的前兩天,台電官網的電力使用量竟一度飆高到98%,只要任何一部機組不慎跳脫就立即迎來全國大停電!至於寫文當下則是92%,未到尖峰時段卻已超越台電預估的尖峰91%。

如同筆者之前投書所介紹過的,這些東西會漸漸成為常態,不管再怎麼以「停電次數史上最少」粉飾太平(只算次數,停一戶是一次,停一萬戶也是一次),在座各位的實際體驗是再清楚不過。

可是,不對啊!明明根據2019年經濟部拿我們人民納稅錢所宣揚的內容,保證2030都還有超過10至15%的用電餘裕,今年更應該要在16.5%以上,這還是聲稱有考慮到台商回流與國內用電成長的狀態下,怎麼2021就已經在10%保衛戰、2022還沒到夏季就一度掉到剩2%的窘境了?從當年的信誓旦旦,對比現在的捉襟見肘,實在讓人不禁想問:「我們國家怎麼會被搞成這個樣子?」

幻想吹牛VS實際考驗。(左圖取自經濟部廣告、右圖取自台電官網)
幻想吹牛VS實際考驗。(左圖取自經濟部廣告、右圖取自台電官網)

當然,這些人基本是不會檢討自己的,只會繼續把問題轉移到「環團與在野黨阻擋能源建設」上,然後大不了再把幾位台電員工批鬥下台或送進牢房敷衍了事;只可惜2022也還沒過一半,去計較一堆至少也要2023後才完成的東西,並不會跨時空影響目前的電力供應。

所以接下來,我們就來回顧那些含「國家級假新聞」在內,那些為反而反導致禍國殃民的錯誤論點,是誰將我們的國家政策一步步推向無底深淵。

一、去掉中國,全球最大低碳能源是核能,不是風力太陽能

相信不少人都看過某些所謂環團與政客的表演秀,比如他們會拿一份報告出來,然後跟你鬼扯什麼「全球都在淘汰核能發展再生能源,只有中俄等集權國家還在擁核,再生能源已經超越核能,尤其以風力跟太陽能更是傲視群雄,核電去掉中國後正在凋零」等等,意圖將能源與政治陣營做出連結,引導你相信擁核就是中共同路人,綠能才能跟歐美民主站在一起。

這其實講對了兩件事情:一個是全球再生能源全部加起來總合的確高於核能,另一個是風力跟太陽能這幾年確實發展神速,最近國際能源總署IEA提出一份報告,有講到風光發展再破紀錄,很值得各位參考。

但是,核能要被取代?核能去掉中國以後漸被淘汰?……呵呵,既然要把中國核能排除,那是不是也該把中國再生能源一起排除,然後再看一次? 

同樣去掉中國後,如同潮水退了就知道誰沒穿褲子,無論是歐洲或美國,最大的清潔能源就是核能,且即便再生能源真的總量超越核能,也實在沒有超越多少(歐洲核能占清潔能源約42%,美國核能占清潔能源約55%),比起替代更像是合作,本來核綠並行就是全球趨勢。

所以看到這大家就瞭解了,何以風光有別於其他再生能源壓到性的發展,而且甚至到了光靠太陽能就號稱超越核能的程度?追根究柢就是中國!政客很喜歡講中國大力發展核能,但事實上中國現階段核能並不高,反而再生能源產能是全世界一半以上,超越其他國家綠電的總和。 (相關報導: 3年後台灣沒核電,世界卻有新技術上路:「小型核電廠」與傳統核能有何差別? 更多文章

而在綠能產業鏈上,無論風力還是太陽能,中國都占了近八成的市場,尤其太陽能原物料有七成都與「新疆維吾爾再教育營」脫不了關係,之前「血棉花」事件爆出來的時候,從總統到五院以及立委,一堆政治人物都大篇幅談論中國人權問題並要求抵制產品,但現在美國立法抵制「血太陽能」許久,每個卻都安靜得跟什麼一樣,就連國內綠能業者要求政府阻止中資模組傾銷,也是無動於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