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林莉瑜觀點:張鈞甯是被大陸網友「出征」還是被台灣鄉親「利用」?

藝人張鈞甯捲入台海兩岸統獨爭議。(資料照,取自張鈞甯臉書)

形象一向正面討喜的張鈞甯被大陸網友挖出「台獨」黑料,而「罪證」就是她11年的碩士論文封面。張鈞甯在中央大學產經所獲得碩士學位的論文題目是《我國演藝人員經紀管理之法制問題》,「我國」兩字成了她有「台獨傾向」的佐證。

同時,她於2014年在台灣綜藝節目為《痞子英雄》做宣傳時將香港和台灣、新加坡等地並列稱為「國家」的「不當言論」也被扒出。微博上更有傳言稱張鈞甯在陸劇《女心理師》的演員名單中已消失,疑似慘遭除名。

活躍於對岸的台灣藝人遇上這種「政治問題」時最考驗公關團隊的水準,張鈞甯及其工作室迅速於9月6日在微博予以回應,她的工作室發佈聲明強調她無「台獨」立場且「一直堅定地認同自己的中國人身分」。張鈞甯在個人微博更表示「五千年中華文明讓我們學會的是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中華兒女之道。」

平心而論,她的團隊對這次「台獨」風波的處理相當得體,把統獨非此即彼的敏感議題拉回「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歷史敘事框架之下,聰明又圓熟地迴避了「台獨」問題的現實爭議。

張鈞甯在維博的辯護把統獨敏感議題拉回「五千年中華文明」歷史敘事框架下(翻拍自微博)
張鈞甯在維博的辯護把統獨敏感議題拉回「五千年中華文明」歷史敘事框架下(翻拍自微博)

大陸官媒沒把矛頭指向張鈞甯

張鈞甯的風波在大陸其實並未掀起太多聲浪,反而台灣媒體更關切她如何表態。台派鄉民看到她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已氣到跳腳,罵她應該剪掉台灣身份證退出健保。

事實上,這次事件在兩岸各自語境裡的政治敏感點非常陳舊,一邊是不分青紅皂白看到「中華民國」就認定為「台獨」的「戰狼小粉紅」式思維,「華獨」、「台獨」傻傻分不清楚;另一邊則是根本不承認「中華民國」避之猶恐不及的原教旨台派思維。兩套話語體系各說各話南轅北轍,根本無從對話,認知錯位裡唯一的相同點是,大家都一致忽略了「建設性模糊」的「一中各表」,而張鈞甯團隊應對風波的方式恰恰是回到中華文明模糊悠遠的表述中去。

毫無新意的事件本身並無過多值得討論之處,不久之前小S稱戴資穎為「國手」以及兩年前歐陽娜娜所面對的爭議都是相似脈絡,值得觀察的反而是輿論漩渦裡大陸官方表露出的態度。

藝人小S 為奧運國手加油竟遭對岸取消四項商品代言。(資料照,美聯社)
藝人小S 為奧運國手加油,遭對岸取消四項商品代言。(資料照,美聯社)

張鈞甯及其工作室發布聲明後,新華社所轄的《參考消息》和親官方媒體「澎湃新聞」都以「張鈞甯:我不是『台獨』」為題轉發了張鈞甯的回應,但並未加以評論。而「環球網」的微信公眾號則刊出了一篇〈張鈞甯「被台獨」始末〉,同時,《環球時報》官方微信也刊出中國社科院台研所副研究員汪曙申的撰文〈張鈞甯「被台獨」事件並不單純,值得深究〉。

這兩篇評論的取態簡單來說都是:從張鈞甯到日前小S引發的「台獨」爭議,始作俑者並非大陸「小粉紅」,而大有可能是島內的「台獨勢力」蓄意製造事端、擾亂輿論視聽。

形象乖順清白,不符「台獨」臉譜化形象

很多台灣網民在討論的「張鈞甯疑似被封殺」恐怕不會真的發生,因為大陸官媒今次的立場明顯傾向於「別有用心之人要刻意在兩岸掀起對立」,而「我方」並不會中計。

環球網的文章裡指出,張鈞甯「被台獨」和「小S事件」都有可能是「民進黨對大陸認知作戰的又一方式」,即「細扒活躍在大陸的台灣藝人的歷史污點,利用明星的名人效應,製造或者放大歷史污點。緊接著,通過集體出征,在大陸輿論場掀起風暴。最後將有關新聞回灌台灣,渲染民眾對大陸的敵視。」

汪曙申的文章則從學理角度,進一步論證了這種對「民進黨在搞認知作戰」的猜測,並且不忘呼籲大陸網友出征「遏獨」也要有警惕之心,分清事件態勢,更精準地辨識和打擊「台獨」活動,避免擴大化,決不能被對手帶亂節奏──可見「認知作戰」確實已是兩岸關係裡的新戰術,雙方都在時刻戒慎警惕,免得自亂陣腳誤傷友軍。

不論張鈞甯是被大陸網友「出征」還是被島內鄉親「利用」,只能說任何一方想要借用她來製造事端,都確實選錯了人。因為她在大陸的形象實在乖順清白,太不符合「台獨分子」的臉譜化形象,而且過往「黑料」挖到盡也寥寥可數,更曾發微博為共和國的國慶慶生,「新疆棉」事件發生時也已明確切割。這樣一位符合對岸官方敘事需求的台灣女星,即使在多年前的論文裡有過「歷史污點」,只要能表態「以正視聽」,也就不是什麼大事。 (相關報導: 風評:出征張鈞甯,蔡英文管得住綠營網軍? 更多文章

張鈞甯在微博轉發人民日報貼文,為「共和國」慶生(翻拍自微博)
張鈞甯曾在微博轉發人民日報貼文,為「共和國」慶生(翻拍自微博)

大家只在意藝人的最終表態

只是不知下一次,哪一位台灣藝人又要陷入類似的尷尬局面被迫自清,輿論的風暴總在不斷重複,可能也沒有人關心風暴背後的真相,大家在意的都只是這些藝人們最終的表態而已。真相可以模模糊糊,表態卻沒有中間道路,這才是短期內只會愈演愈烈的悲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