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的侵略戰爭促使西方團結起來,這場衝突使西方的價值觀成為關注焦點。但是當涉及到這場衝突的下一階段時,西方的團結能維持多久?
以下是可能導致西方聯盟最終分裂的五個問題。

戰爭目標
戰爭爆發前,自由民主國家有時似乎不確定他們的戰略重點和未來計劃。 一些人質疑西方聯盟,而另一些人則屈服於民族主義情緒。 但這場衝突提醒西方不要忘記其所代表的價值觀——自由、主權和法治。 這反過來又促使西方對俄羅斯的侵略做出一致的反應。
儘管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和其他人領導人進行了所有外交努力,但是這場戰爭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西方聯盟內部也許已經凝聚了空前的共識? 西方面臨一些艱難的選擇,可能會讓西方大國難以保持一致的外交立場。
也許,在戰爭目的問題上會出現最重大的緊張局面。 目前,西方聯合起來支持烏克蘭,並向烏克蘭提供經濟和軍事援助,幫助該國抵抗俄羅斯的侵略。
但是這場戰爭的長期目標是什麼? 當然是停止敵對行動。 但是俄羅斯必須要被打敗嗎? 烏克蘭必須獲勝嗎? 現實來看,失敗和勝利會是什麼樣子呢? 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最近對議會議員強調:「我們必須做出共同努力,確保普京被打敗,而且是徹底失敗。」
但「失敗」意味著什麼? 約翰遜沒有具體說明。 不過,他拒絶做的一件事是推動莫斯科的政權更迭。 他說:「我們不能把推翻俄羅斯領導人或爭取俄羅斯政治改革作為戰爭目標,這一點非常重要。」 「這場戰鬥是為了保護烏克蘭人民。而普京試圖將其描述為他與西方之間的鬥爭,但我們不能接受這一觀點。」
然而,美國越來越明顯是在朝這個方向努力。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表示,僅僅打敗俄羅斯軍隊是不夠的。 他說:「我們希望看到俄羅斯被削弱,使其無法再做侵略烏克蘭的那種事情。」
這可能意味著需要針對俄羅斯國防部門實施制裁。 或者,這也許意味著需要向烏克蘭提供摧毀大部分俄軍的手段。 無論採取哪種方式,並非所有西方盟國都有這樣的意圖,因為這些國家擔心普京可能會利用這些言論指責西方確實對俄羅斯的生存構成威脅。
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
在向烏克蘭提高軍事援助方面,西方國家立場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 但這些盟國在具體做法上有所不同。 一些國家不願提供重型武器,擔心會延長戰爭流血。 其他國家正在增加提供彈藥和威力更強的武器。

英國議會國防委員會主席埃爾伍德(Tobias Ellwood)對BBC表示,他希望倫敦提供更多軍事援助。 「我們在防止烏克蘭失敗方面做得足夠好,但不足以確保烏克蘭能夠獲勝。」他強調,「我們需要幫助烏克蘭大獲全勝,而不僅僅是守住目前的防線。」
請注意他如何將關於手段的討論與關於目的的辯論聯繫起來。 (相關報導: 陶在樸觀點:烏克蘭戰爭會捲入核武風暴嗎?恐怖平衡如何移動? | 更多文章 )
但西方其他國家可能擔心將烏克蘭保衛戰轉變為與俄羅斯的全面代理戰爭,導致普京使衝突升級,要麼攻擊其他西方目標,發動網絡攻擊,甚至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