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天皇裕仁親口講述、並由側近紀錄的「大東亞戰爭」回憶錄手抄本——《昭和天皇獨白錄》,6日在紐約的拍賣會中以27.5萬美元(約合新台幣825萬)的價格拍出。得標者是日本整形外科醫生高須克彌,他對《朝日新聞》表示「日本之心」是金錢買不到的,強調一定會「物歸原主」,可能將把這份回憶錄送給秋篠宮家的悠仁親王。
1946年昭和天皇簽署《日本國憲法》。(圖/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這份手稿由英國拍賣行邦瀚斯(Bonhams)在紐約拍賣,被稱為是「理解20世紀歷史極為重要的文件」。原先市場估價約在10萬至15萬美元之間,最後以27萬5千美元拍定。根據邦瀚斯的說明,天皇裕仁「很可能是受了盟軍最高指揮官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的鼓勵」,才會在1946年(昭和21年)3月至4月五度口述二戰歷史,描述了日本從1928年陷入戰爭到1945年8月投降的整個過程。
昭和天皇和麥克阿瑟將軍會面。(圖/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這次拍賣的回憶錄是由天皇側近、外交官寺崎英成以鉛筆所謄寫的兩卷手抄本(共173頁),日本稱之為《昭和天皇獨白錄》,手抄本紙張都標註了「寺崎用箋」。擔任皇室聯絡官的寺崎英成英語極為流利嫻熟,他為天皇處理美軍事務時的幕僚與口譯工作。裕仁天皇當初就是透過寺崎英成與麥克阿瑟交涉,對於天皇回覆美軍的書面訊息,寺崎英成也會在上頭加註,使美軍理解天皇意旨。
《昭和天皇獨白錄》第一卷,一開頭敘述了天皇在1946年(昭和21年)5度口述歷史,由五位側近負責記錄。
不過天皇真正開始詳述歷史,是從1928年(昭和3年)暗殺張作霖談起,當時的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在軍界與政界的鬥爭中被迫辭職,也讓昭和天皇下定決心,在《獨白錄》中表示「此後即便我不贊成內閣的意見,也要支持到底。」裕仁還談到了九一八事變(1931年、日稱滿洲事變)、一二八事變(1932年、日稱上海事件)、象徵中日全面開打的盧溝橋事變(1937年)、與俄國衝突的諾門罕事件(1939年)、1940年締結的德日義三國同盟。
《昭和天皇獨白錄》手抄本內頁,提到「張作霖爆死」。
日本平民跪在地上聆聽「玉音放送」。(圖/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昭和天皇獨白錄》的第二卷則從「宣戰詔書」開始,內容包括1941年的珍珠港事變與向美宣戰,以及此後的戰事起伏與內閣更迭,一直到1945年(昭和20年)7月26日中英美三國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宣言》,以及二戰期間最後一場御前會議(1945年8月14日)以及隨著「玉音放送」而來的日本降伏。昭和天皇在《回憶錄》中宣稱,如果他當時反對國家走向戰爭,將會讓日本走向嚴重對立甚至毀滅,似乎試圖要強調他的身不由己,BBC稱這份文件是要「免除天皇對於戰爭的個人責任」。
獨白錄隱匿40年
根據《產經新聞》報導,《昭和天皇獨白錄》的手抄正本一直都在寺崎英成手中,寺崎英成戰後協同美籍妻子Gwendolen Harold返美,並於1951年以50歲的壯年離世。此後則由居住在美國的弟弟寺崎平及親女兒寺崎麻里子保管。日本媒體在1990年11月揭露《昭和天皇獨白錄》的存在,後來更由《文藝春秋》12月號刊載全文,引發極大迴響,這本雜誌當年就賣出超過百萬冊之多。
由於《獨白錄》記載了天皇在戰爭中的心境、對於日本軍政要員的直率評論都引起日本社會關注(諸如裕仁天皇對於東條英機、嶋田繁太郎、岡田啓介、米内光政給予較高評價,對松岡洋右、平沼騏一郎、宇垣一成、小磯國昭、近衛文麿則給予負評),這也讓日本出版社決定在1991年先與寺崎英成日記合印單行本,1995年文春又單出了《獨白錄》的文庫本。不過世人始終無緣得見《獨白錄》正本,直到寺崎麻里子在2016年逝世,《昭和天皇獨白錄》也在2017年底進入拍賣市場。
成功標下天皇回憶錄的高須克彌已高齡72歲,他也是日本整形外科「高須診所」的負責人。這位公開贊揚希特勒、否認猶太人大屠殺以及南京大屠殺的右翼分子,曾遭受許多人權組織的譴責。高須克彌從拍賣前一天起,就在推特上聲稱「一定要買到手」、「絕不退卻」、「絕不能讓國寶落入敵國手中」、「愛國諸君請為我加油」。確定買到逸品後,他也在推特上宣稱「天皇陛下萬歲」。
(相關報導:
是誰買下昭和天皇二戰回憶錄?否認南京大屠殺、讚揚希特勒的整形醫師高須克彌
|
更多文章
)
高須克彌在得標後表示:「《昭和天皇獨白錄》對於日本未來而言是寶貴資產,將其買回日本則是國民使命,將物歸原主、返還皇室。」不過根據日本憲法與《皇室經濟法》規定,皇室的賜予和受贈都要經國會批准,除非賜予或受贈的限額未超過法律規定。目前天皇與內廷皇族(皇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太子等)的受贈限額是600萬日幣,其他宮家的成年皇族則是160萬日幣。由於《昭和天皇獨白錄》的拍定價約和3090萬日圓,皇室若要收禮,勢必要經過國會討論同意,屆時可能又會掀起一波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