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只賺30元、還要自己買書「刷排行榜」…她揭開台灣作家,出書後「夢碎」的悲慘真相

許多台灣年輕人都有作家夢,但在出書之後,就是夢想幻滅的開始...(示意圖,非當事人/取自youtube)

大米:你自己的書你買幾本?作家A:兩百多本吧!我大概花了五、六萬買自己的書。作家B:我大概砸了三萬。

至於黃大米呢?自產、自銷、自買了多少呢?一萬元左右。

為什麼我們要自己買自己的書,且還都沒用作者六折的折扣價買,有兩個原因:

1. 買來送給親朋好友

例如:大米媽媽跟大米爸爸都很開心大米出書,所以會拿去送朋友,我自己也會送一堆給師長跟朋友,書一下就發光光了(但我買太多,目前家裡還有二十本左右,哈哈哈哈)。

2. 衝排行榜

我們這些作者跟你們一樣,都用七九折價上網買書,如果你寫了一本書,會很像生了一個小孩,你當然會希望這孩子表現好一點,花一點補習費(購書費),你也心甘情願。

私底下我們幾個作者都笑說,以後出版社找作者,應該先看財力證明,有錢買自己書的作者第一優先,第二種可以考慮的作者是企業老闆,以及有許多信徒的宗教大師,或是有很多樁腳會力挺的政治人物,這些有錢人也通通有能力買很多自己的書,是銷售的保證款。

一本書我們會賺到多少呢?30元左右(我知道很少,請收起你的眼淚,我還挺得住,不用同情我),對,就這樣而已。所以我們這些作者都有一份本業,是靠著本業的薪水,才不會餓死,也才可以對銷售淡然一點。

我們這些有穩定工作的人,為什麼閒著沒事幹還要出書?

孩子,我們這些中年人也跟你們一樣,也是在累積資歷,不斷的跟生命奮鬥,在職場拼搏,也希望出書這個資歷,讓我們未來多一點競爭力,甚至在找工作時,當兩個求職者能力差不多時,出過書的我們,可以因此勝出。人生就是不停的奮鬥與前進,老狗也是要拼命學新把戲的。

台灣書市冷清,我們這些作者跟出版社的關係很像契約工,如果一本書,沒賣超過三千本,大家從此老死不相見,因為賠錢貨寫的東西,出版社不會再跟你續約下一本,不然他們公司也會垮台。

至於同家出版社的作者,彼此幾乎都不認識,因為大家都是出版社的契約打工仔,每個作者各自在這城市的某個角落跟出版社簽約,簽完後就解散,作者回到自己的家中打字,非常非常的宅。

所以之前有粉絲覺得寶爺推薦我的書,特別來留言酸我說我們是同出版社的所以吧啦吧啦⋯⋯,還到寶爺的臉書留言一樣的酸話,我就很不以為然,知道嗎?像我們這兩個極度任性,很做自己,以及生活還算過得去的人,不會像這位粉絲認為的那樣,願意為了一點錢,去推薦不愛的書(摔滑鼠表達憤怒),以及作者們都這樣含辛茹苦的活著了,為何還忍心來酸呢?我們是賺了你多少錢呢?值得這位黑粉朋友四處追罵?

冷靜一下,繼續說,一本書大概賣個三千本,出版社會願意跟你續約,三千本作者拿到的大概是九萬,九萬聽起來很多,但你知道的,書不可能每個月都出,作者自己也寫不出來,讀者也不會每個月都買你的書,因此幾乎書跟書之間,會間隔一到兩年,所以一個作家要靠這九萬元,吃穿一年,難度很高,除非你會「行光合作用」,或者學會「西北風喝到飽」的特異功能,不然以這市道,當一個作家,你會很辛苦。 (相關報導: 為何能升官的,都是默默工作、不愛出頭的人?主管不說的特殊理由:「1種員工」是潛力股 更多文章

我比較建議想要當作家的年輕孩子,你去找一份工作先做,之後邊寫書,你經濟壓力會小一點,得失心也會輕一點,另外,上班可以增加你的人生閱歷,這是寫作的能量,一如我的書,之所以好看,絕對不是我的文筆過人,而是,我的人生閱歷豐富,我都常說我的書,是一本成人版的「聊齋誌異」,裡面有很多珍禽異獸的行為可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