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派「邏輯陷弔詭」徒勞無功!台大醫院院長:嚴苛政策助長恐慌

由於過去台灣曾數次達成清零,部分民眾仍盼再以嚴苛防疫手段清零。圖為在方艙醫院接受檢測的中國上海市民。(美聯社)

本土疫情覆蓋持續擴大,儘管世界各國已邁向共存,不過由於過去台灣曾數次壓制確診數,部分民眾仍盼再以嚴苛防疫手段清零。對此,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近日表示,嚴格清零可能陷入「弔詭性邏輯」,嚴苛政策反而會助長恐慌;而紐西蘭疫情致死率一直是全球最低(0.07%),足以作為台灣借鏡的對象。

吳明賢21日在臉書表示,台灣和中國過去2年堅壁清野,採取嚴格清零,可能落入「這次失敗是因為上次成功」的弔詭性邏輯(paradoxical logic),執著於大規模PCR、疫調的政策,如今顯得不切實際、甚至徒勞無功,因為病毒不會消失且不斷變異,也缺乏完美預防或治療感染等手段,就算清零成功、病毒也會捲土重來,但人民和醫療體系不可能永遠活在「清零運動」的限制中。

吳明賢指出,反觀紐西蘭疫情致死率全球最低(0.07%),且在這一波Omicron疫情,社會及經濟也如常;台灣政府想要「軟著陸」的想法無可厚非,不過紐西蘭在防止重症死亡及保存醫療量能上,有3點值得我們參考的地方。

共存3大重點:放輕救重、善用快篩、居家隔離指南

吳明賢表示,第一點,應嚴格執行「放輕救重」,並提升關鍵醫療人員及院所的照護加給;第二點,善用抗原快篩,加強民眾的自我健康管理,特別是Ct值小於25時,敏感度接近PCR核酸檢測,在症狀出現7天內使用,可以快速知道自己感染狀況並自我評估症狀變化,「可以協助孩童或老人監測疫情」。

第三點,應有彈性且簡單明瞭的居家隔離指南,以快篩陽性為Day 0,確診民眾在第3及7天快篩,若第7天採陰即解隔,跟確診者同住也是一樣,近期曾和確診者接觸者則毋須隔離,只要自我監測有無症狀、有症狀再快篩。 (相關報導: 幕後》為何不惜與台鐵「火車對撞」?蔡英文、蘇貞昌力拚公司化背後原因曝光 更多文章

吳明賢最後指出,台灣和中國隔離時間不僅較長,且期間都不可外出,「嚴苛的政策甚至罰錢,將病毒恐怖化,助長社會恐慌,歧視和霸凌,也讓更多醫護信心不足,增加壓力。」吳明賢表示,共存的長久之道,必須具正知正念,且有合乎科學證據執行有人性考量的制度,讓民眾都能對自己健康負責,才有機會恢復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