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火持續延燒,軍事專家施孝瑋指出,俄軍打仗往往不太重視人命,所以這場戰役真的要設定停損點,不然即便烏克蘭最後能贏得勝利,但整個國家恐怕30年都翻不了身。
施孝瑋在政論節目《少康戰情室》表示,烏克蘭的馬里烏波爾基本上來講來日無多,打到這個程度,俄軍對馬里烏波爾勢在必得,俄軍第一階段作戰打得有點雜亂無章,感覺不出真正的軸線,但現在第二階段很清楚就是要奪下頓巴斯,而且這次集中的兵力是足夠的。
施孝瑋說,頓巴斯對研究軍事史的人來說非常熟悉,1943年德軍南線幾乎快消耗殆盡時,德軍就是在這裡重新把俄軍迎頭痛擊,這個地方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對於俄羅斯總統普京來說,也可以實現他去納粹化的諾言。
施孝瑋也說,馬里烏波爾現在已經完全在俄軍的戰線後方,完全被孤立,對俄羅斯來講,現在比較麻煩的是烏軍在進入亞速鋼鐵廠時,裡面還有非常多的平民,如果要強奪,最後一定會造成相當程度的平民死傷。
施孝瑋提到,在巷戰中攻方就算準備的再充分,衝進去還是會有損傷,守方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傷亡,現在俄軍要把馬里烏波爾的鋼鐵廠奪下來,應該只是時間問題,但要付出多少代價沒人知道,不過俄國人打仗往往不重視人命作為代價。 (相關報導: 幕後》挪用加菜金的刑期竟比叛國還重?蔡英文看不下去緊急特赦前少將 | 更多文章 )
施孝瑋提到,例如當年的史達林格勒戰役,俄軍組織2萬人丟到戰場,5天內被德軍消耗光,但隔幾天俄軍又再丟一個師下去,就這樣困住28萬德軍,俄軍打仗往往不太重視人命,所以這場戰役真的要設定停損點,不然即便烏克蘭最後能贏得勝利,但整個國家恐怕30年都翻不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