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所有醫療的醫生都是隨機排的,舉凡感冒、婦科、生孩子到牙齒,無一例外,病人就是醫生的白老鼠,人人都可以是名醫...
人生之最苦,眼看肉厚肥嫩,看的到吃不得
牙疼不是病,但疼起來絕對要人命,正當我嘴裡咬著肥嫩多汁的排骨,好吃到連舌頭都想吞進去,想趕快咀嚼出那烤得油滋茲的香辣好味道,口腔裡一股衝刺腦門的辛辣伴隨著青蔥的鮮甜,抵達味覺的高潮的前一刻,我的大臼齒小臼齒泛起搔人骨髓的刺痛,疼到肉也不想吃了,米飯都咬不下去,冷也痛熱也痛,開始冥想難道從今而後我只剩三餐吞粥宿命嗎?
去年六月回台灣幫母親辦理後事結束後剩一天的空檔,例行性去一家門庭若市的牙醫診所,洗牙兼檢查有無齲齒,好巧不巧僅剩一個剛畢業的奶油牙醫,空有皮囊,檢查出蛀牙,挖了洞補了牙,卻依然隱隱作痛,比沒挖前還疼,回來瑞典後只好再去牙醫那報到。來瑞典多年第一次上牙醫診所,因為在瑞典滿21歲以後,看牙是得自己掏腰包付費的,雖然美其名有成人每年 300kr 補助,以鼓勵民眾洗牙或做做牙齒保健,但當你踏進牙醫院那刻起,這個錢坑便像無底的黑洞一般,把你吸進一個未知的小宇宙。
當瑞典名醫,遇上台灣奶油牙醫,大家一起輪流練手感
在去牙醫前,我們的瑞典朋友便告訴我們,在瑞典看牙齒非常貴,沒事千萬別看牙醫,當年傻不愣登的我,完全無視這警告的危險性,多年後,那天我才猛然想起這則真真切切的叮嚀。到底有多貴?踏進去那刻,我依然不知死活沒有上網查一下價錢,果然我是好山好水好寶島養出的惡習,台灣健保每個月 700NT 多,一家四口 3000NT 多,掛號費 50-100NT,看牙絕對是皮肉不會疼的事。
以照往例用電話預約好時間,瑞典所有醫療的醫生都是隨機排的,舉凡感冒、婦科、生孩子到牙齒,無一例外,病人就是醫生的白老鼠,人人都可以是名醫,大家輪流練手感,台灣那種幾個月前便開始上網掛某某名醫這樣的事,在這裡是完全行不通的。
第一次來得是一個非瑞典裔熱愛學習語言的男醫生,一邊看診一邊熱情地問我一些簡單的中文,隨即拿出一種電流偵測器,偵測到底是那顆牙在疼,因為他也不確定,我也不確定。之後他打包票地說,我覺得應該是處理過那顆牙的後面那顆智齒在作怪,因為他深信台灣醫生應該不會搞不定一顆簡單的蛀牙,儘管被處理過那顆牙反應也非常劇烈。他根據電流檢測結果及X光片,研判那顆智齒 80% 有蛀洞,所以他先挖開那顆。如果我依然感到疼痛,我們再來挖開已經被台灣醫生處理過的那顆。我傻傻地點點頭,雖然我內心覺得比較痛的是被處理過那顆。
第一次扣完補助 300kr,收費1210kr(約5000NT)。熱情牙醫生和我揮手再見的表情,讓我聯想起水滸傳裡的孫二娘,一種誤入黑店的不祥之兆。 (相關報導: 冷知識:衛生紙要丟馬桶還是垃圾桶?關於廁所,你知道忘記沖水會觸法嗎...... | 更多文章 )
回家後,牙根仍隱隱作痛,我安慰自己一定是麻藥的關係,經過一星期的隱忍,我不得不承認地開始咒罵:他奶奶的那個包票到底怎麼打的,『包歡迎再度光臨!』第二次上門,這次是個年約40多歲的瑞典裔女醫師,依照瑞典凡事相信數據結果的傳統,她又拿出電流開始測試,在大約檢測10多分鐘後,她不斷告訴我『你必須在牙齒一開始感受到酸楚,便馬上反應,而不是痛覺,你的檢測反應太奇怪了。』在被電到七葷八素之後我沈重地告訴她:『我真搞不清楚你說啥鬼酸楚的感覺,但我可以百分百告訴你,就是被台灣醫生挖掉那顆在痛,我非常確定,所以你別再電了,我已經被電到整排牙齦都在痛。』大概我的反應太過激烈,女牙醫便順勢處理我要求那顆牙,在挖開後,你可以感受她將你的牙愈磨愈小後,殘忍地告訴你:『好像蛀太深了,所以得根管治療』,『下次再來抽牙神經吧!』挖開磨小,確定得根管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