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北非阿爾及利亞政府宣佈境內所有加油站2021年7月停供含鉛汽油之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最近也正式宣告,世界上已沒有任何國家繼續使用含鉛汽油了。
這意味著人類製造並廣泛使用有毒燃料—含鉛汽油,污染空氣、土壤和水源近一個世紀的歷史告一段落。
含鉛汽油污染可以導致心臟病,癌症和中風,並已被證明與傷害兒童大腦發育等問題有關。科學家相信,停止使用含鉛汽油至少將每年防止超過100萬人因心臟病、中風和癌症而過早死亡,並將對保護兒童避免因過多接觸鉛而損傷大腦起到積極作用。
即使全球停止使用含鉛汽油,已經造成的空氣、土壤、水源以及糧食作物污染仍然會持續很長時間。
人類當初為何要發明這種有毒燃料?一切都源於一名美國科學家和一家美國公司。
含鉛汽油簡史
中文俗稱的「汽車」或「自動車」早在18、19世紀開始在歐洲國家出現,並最終因美國福特公司1920年代末期流水線批量生產,以及汽油的普及而逐步成為大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據史料記載,早在1923年之前,人們最初使用的汽油是不含鉛的,而那時的地球大氣裏的鉛含量也微不足道。
是年,在美國通用公司任職的化學家小托馬斯·米基利(Thomas Midgley, Jr.)成功在汽油中添加鉛(四乙基鉛化合物),提高了汽車發動機的運行效率,為公司帶來了巨大經濟效益,加鉛汽油產品也因此迅速得以推廣。

但加鉛汽油從一開始就給人類帶來嚴重危害:早在1924年,美國石油巨頭標準石油公司(Standard Oil)經營的一家煉油廠5名工人鉛中毒發生抽搐,送醫後死亡,數十人住院治療。
之後世界各地發生過無數加鉛汽油中毒導致工人發瘋、生病甚至死亡的事件。
雖然受到很多科學家的質疑和批評,但發明者一直堅持,在汽油裏加鉛無害。他還發明了後來全世界冰箱中廣泛使用的氟利昂,獲得科學嘉獎和讚譽。
多年後,人類發現氟利昂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臭氧層,1987年簽署的《蒙特利爾議定書》限制了氟利昂的使用。1996年,世界各國才全面禁止氟利昂的應用。
小托馬斯·米基利(Thomas Midgley, Jr.)一生獲多項科學大獎,還於1944年當選美國化學協會主席。他最終也死於自己的發明:51歲時就患上骨髓灰質炎,癱瘓後使用自己發明的滑輪裝置,55歲時被裝置的繩索絞死。
毒害百年史
四乙基鉛不僅在生產過程中危害工人健康,也對整個地球的環境造成巨大危害。

鉛使用得最多的地方是汽車,汽油柴油汽車鉛酸電池壽命完結之後鉛也會留在其中。而隨汽車尾氣進入大氣的鉛粒子可以進入人體和呼吸系統,導致各種病症。
雖然很多美國科學家很早就開始站出來反對,但四乙基鉛生產商多年後一直堅持其無害。上世紀60年代,美國兒童鉛中毒率已經高達80%以上。 (相關報導: 神學士與潘傑希爾反抗軍談判破裂!雙方爆發激戰,神學士攻勢遭擊退 | 更多文章 )
上世紀70年代,美國地質學家帕特森經過多年在包括南極的世界各地研究調查檢測發現,地面環境中的鉛含量比海底高出80倍,大氣中鉛含量比一世紀前增加了百倍,而現代人骨骼中鉛含量是古人的700至12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