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幹的人都被習近平幹掉了!」經濟學家許成鋼談中共危機:剩下的人有能力也不敢說話

中共十九大一中全會25日召開,以習近平為首的7名中央政治局常委亮相(AP)

正在召開的中國人大政協兩會星期二公佈了大規模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接下來將進一步產生新的政府領導班子。新班子面臨的棘手問題是既要促進經濟成長同時又要防範金融財政危機。習近平究竟能不能依靠忠於他的新政府達成防範化解危機的使命呢?

「我從基本上懷疑他們有沒有能力做基本判斷,」研究中國經濟轉軌的史丹佛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許成鋼對美國之音說。

「因為很多有能力的人已經下台了,他(習近平)最近大清洗,裡邊大量的人,尤其是金融界,他清洗金融界清洗得最厲害,……基本上把能幹的人都搞光了,然後其他還在的人,即便是有能力,還敢說話嗎?……」許成鋼說。

「解決經濟問題有點像醫生看病吧,你得先告訴這病是什麼,然後你不讓說,說了你就是變成了敵對分子了。那沒有人說,你就根本不能診斷,不能診斷怎麼治病呢?」他補充。

金融財政危機爆發擔憂揮之不去

週二(3月7日)彭博社報導,「去年,由於房地產市場低迷和清零政策的控制,打擊了地方政府的財務狀況,地方政府的槓桿率激增。」

報導引用里昂證券估計,「地方政府債務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已從2012 年的29% 激增至66%。」

許成鋼表示,中國爆發金融財政危機的可能性非常高,原因不僅在於大量高槓桿率債務,更由於債務中多數為短期抵押貸款。

「當你的抵押貸款的抵押價隨著經濟下行,……你就把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給搞壞了呀。你銀行的資產負債表都搞壞了,銀行就要破產的呀。當你一系列的銀行破產,你就金融危機了呀。」

防範化解危機爆發的手段已經不多

彭博社應用里昂證券稱,「地方政府已經將其收入的10.8%用於支付利息。如果中國人民銀行不向金融體系注入流動性,他們的開支會高很多。」

許成鋼認為,中國政府防範金融危機的手段已經不多,要么凍結市場,不讓房價下跌;要么大量印鈔,注資銀行。但前者會遏制成長,後者會引起通膨。

「其實他面對的是金融穩定和經濟成長之間的深刻的內在矛盾。」許成鋼說。「就是你圖什麼?如果你圖經濟成長,你得把市場放開,把市場放開,中國今天已經醞釀好了這個金融危機的條件,你怎麼辦?」

今年成長5%不意味有長遠成長趨勢

即將離任的中國總理李克強日前宣布,今年中國經濟的成長目標是5%。不少美國金融財經媒體認為這個數字保守的數字。

許成鋼認為,中國在結束清零政策、注重經濟恢復的方針下,實現這一目標的可能性不小,「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變成了長遠有一個5%的成長的趨勢,不是這樣的。只是因為去年是負成長,在去年負成長的背景下,它在恢復的時候可以相對的看上去好,但是這是個暫時的,這是個波動,這個稍微高一點是個波動。」 (相關報導: 「2024大選對決定台灣未來至關重要」《經濟學人》談國民兩黨面臨的難題 更多文章

放了孫大午們才能證明真的支持民企

過去幾年習近平當局以監管為名針對民營經濟發起大規模打壓。從科技、金融、遊戲、教培,到房地產等行業受到重創。但清零政策導致中國經濟嚴重衰退後,習近平又向民營企業伸出了橄欖枝。在星期一的兩會上,習近平說他始終支持民企,始終把民營企業家當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