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核電復活-技術篇》能量多4倍,還沒有核廢!核融合優點多,為何研究70年仍無法商轉?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人類研究核融合65年,為何至今仍無法商轉?(資料照,美聯社)

311大地震後,歐、美、日、台各國掀起廢核呼聲,德國與日本也真的提出廢核計畫;然而10年之後,在缺電壓力與淨零碳排的步調催逼下,不僅德國推遲廢核時間表,日本恢復核能運轉,全球還興起重啟核能的聲音,將之視為國家能源安全戰略的重要一環。《新新聞》特別策畫「核電復活」專題,深入探討這股「核能復興」浪潮對全球與台灣有著什麼樣的意義?

目前核能技術有輻射風險與核廢料問題,這是廢核者呼籲停用核電的重要理由;但核能有穩定、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優點,被擁核者視為淨零減排的「必要之惡」,因此在全球暖化與輻射汙染的取捨上,目前仍存在諸多爭議。經過70年發展,近年逐漸浮上檯面的「核融合」技術,有望同時解決排碳與輻射的問題,達到雙贏,但目前仍然沒有實際案例出現。

-本文未完,本篇為風傳媒VIP文章-
加入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讀3篇VIP文章
免費體驗一個月! VIP訂閱內容無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