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核電復興 文章列表
#
核電復興
約 1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王伯輝觀點:「返核」不羞辱也不慚愧!
2025年,「返核」及核電復興,是世界潮流!
王伯輝
2025-04-25 06:4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謝志誠觀點:莫忘福島核災,反對核電復辟
311福島核災後第十四週年,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循例在每個週年的日子,表達我們關懷的誠意,也呼籲政府與國人「莫忘福島核災,落實非核家園」。這一天,我們除了有在凱道的快閃行動外,也會前往立法院宣示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將本諸「非核護家園」的信念,投入「罷免救台灣」的行列,也要呼籲國人一起來罷免擁核立委,反對擁核立委聯手修法護航核電復辟。
謝志誠
2025-03-12 06:30
新聞
國際
財經
科技
商業
AI
美國科技四巨頭為何都擁抱核電?CBS:發展AI需要海量電力,100%穩定能源是最佳解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28日指出,根據美國能源部資料,全球用電量到了2050年可能增加75%,而科技公司對人工智慧的積極投入是用電量激增的主因之一。為人工智慧和雲端運算提供動力的資料中心用電量將比一座城市還多,這也促使微軟、亞馬遜、Google、Meta等科技巨頭擁抱核電。
國際中心
2024-12-29 21:22
新聞
國際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AI
華爾街日報》AI太吃電!亞馬遜砸5億美元「擁核」,跟上微軟、Google腳步進軍核電領域
亞馬遜公司(Amazon.com)簽署協議支持美國各地的一些核電計畫,成為最新一家致力於推動核電復興、為人工智慧(AI)快速發展提供動力的科技巨頭。
Chris Wack
2024-10-18 13:20
新聞
國際
韓國全力推動「核電復興」!8年來首見新核電機組過審,預計2032年完工
韓國慶尚北道蔚珍郡的新韓蔚核能發電廠3號與4號機組,在提交建設申請8年後終於在12日獲准。《朝鮮日報》稱,這是2016年6月批准建造新古里5號、6號機組後,韓國政府首次批准建造核電廠,核電生態也恢復正規化。
國際中心
2024-09-17 17:54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科技
阿將伊崮喜瀾觀點:氣候變遷「劍拔弩張」,創新能源「神來一筆」
在全球氣候變遷的威脅下,能源轉型已成為人類當前最急迫的課題之一。而在這場攸關地球未來的「淨零排放」的競賽中,創新核能技術無疑是一匹「黑馬」。儘管核電在過去備受爭議,但新世代的核能系統已經歷革命性的蛻變:透過先進的被動式安全設計、模組化建造、高燃料效率等突破,不僅大幅提升了電廠的本質安全,也讓建造和運營成本顯著下降,使其在抗暖化同時更具市場競爭力。
阿將伊崮喜瀾
2024-08-01 06:20
新聞
國際
財經
科技
經濟
華府智庫看好歐洲「核能復興」:馮德萊恩若順利連莊,有助核電重登歐盟能源主力
3月21日,歐盟總部所在地布魯塞爾召開全球首次集結產官學逾300人的核能高峰會,象徵近2年歐洲核電復興聲勢來到最高潮。如今隨歐盟政治職位換屆,擁核派與反核派將展開新一波政治角力。
中央社
2024-06-26 11:43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憂核電延役排擠綠電,環團再次暴露外行
國民黨立委要修法讓核電延役,環團反對之外,也擔心核電延役排擠綠電發展。在此問題上,環團十足顯示了其非專業與外行─不僅能源專業外行,連對環保也非專業,更別提政治也外行了。
主筆室
2024-01-26 07:20
評論
政治
財經
風評
風評:全球最大核電廠邁向重啟,綠營該醒悟了
總統大選倒數十日,正副總統六場政見會和辯論會,能源議題都受到高重視,事實上,這也是雲山霧罩的兩岸與國家認同爭議之外,對台灣影響的關鍵議題,在藍綠白無法給出一個「相對共識」之際,上周日本政府解除對東京電力公司柏崎刈羽核電廠的禁令,外界的解讀是這個全球最大核電廠正式邁向重啟之路。對台灣而言,是不是該有些啟發與值得借鏡之處呢?
主筆室
2024-01-02 07:20
新聞
國際
COP28一次看懂:增加再生能源、核電復興、甲烷減排,各國迄今承諾了什麼?
正在杜拜舉行的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簡稱COP28),各國政府紛紛做出重要承諾,以強化清潔能源並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蔡娪嫣
2023-12-03 15:08
國際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西方核電復興離不開俄羅斯!濃縮鈾成關鍵原因
西方的核電行業正在經歷一場期待已久的復興,美國和歐洲有新的反應爐投入使用,且顯示出很快將建造更多反應爐的新勢頭。
Jennifer Hiller
2023-05-12 19:0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核電復活-台灣篇》非核家園引停電危機,台灣核能生死關鍵在2024總統大選
台灣非核家園進入最後倒數階段,核二廠2號機確定除役,台灣又一座核電廠走入歷史,雖然行政院長陳建仁、經濟部長王美花都紛紛掛保證「今年不會有缺電危機」,但再生能源去年發電占比僅有8.3%、天然氣接收站進緩慢、極端氣候導致水情不佳,能源轉型之路遭受的阻礙不小,非核到底還要不要走下去?今夏電力能否穩定過關將是關鍵。《新新聞》特別策畫「核電復活」專題,深入探討這股「核能復興」浪潮對全球與台灣有著什麼樣的意義?
唐筱恬
2023-03-14 17:00
VIP
國際
新新聞
核電復活-全球篇》多國重新擁抱核電,核能為何能由黑翻紅?
311東日本大地震至今屆滿12週年,當時震驚全球的福島核災令人餘悸猶存,部分歐美國家更以此為鑑,推動逐步廢核。然而,隨著俄烏戰爭推升全球能源價格、各地缺電危機頻傳,以及氣候變遷加劇,曾被棄如敝屣的核能卻由黑翻紅,許多國家紛紛表示將重新考慮讓核電廠延役或增建反應爐。《新新聞》特別策畫「核電復活」專題,深入探討這股「核能復興」浪潮對全球與台灣有著什麼樣的意義?
陳艾伶
2023-03-14 16:50
VIP
國際
財經
歷史
新新聞
核電復活-日韓篇》與台灣處境相同,選擇不同!核災陰影未遠,日韓為何重新發展核電?
正當核二廠2號機3月14日停機除役、台灣持續向「2025非核家園」目標大步邁進之際,也有部分國家正因應減碳、能源需求以及俄烏戰爭衝擊,重新衡量核能利弊。面對與台灣類似的能源困境,亞洲的兩個經濟大國南韓、日本,卻走上與台灣截然不同的道路,將核電再次納入國家能源戰略的關鍵。《新新聞》特別策畫「核電復活」專題,深入探討這股「核能復興」浪潮對全球與台灣有著什麼樣的意義?
蔡娪嫣
2023-03-14 16:4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核電復活-核廢篇》用不用核電都頭痛,全台4000噸核廢料無處去
民進黨政府2025年非核家園正在倒數計時中,核二廠2號機今年3月14日停止運轉,核三廠也預計在2025年5月除役。不過核電歸零容易,但要解決留下來的核廢料卻相當困難,台灣目前3座核電廠核廢料已累績高達1萬9149束(約4021公噸),至今仍然不知該何去何從?借鏡國際處理核廢料做法,台灣接下來無論要不要繼續使用核電,都不可再逃避此問題。《新新聞》特別策畫「核電復活」專題,深入探討這股「核能復興」浪潮對全球與台灣有著什麼樣的意義?
唐筱恬
2023-03-14 16:30
VIP
財經
新新聞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商業
核電復活-技術篇》能量多4倍,還沒有核廢!核融合優點多,為何研究70年仍無法商轉?
311大地震後,歐、美、日、台各國掀起廢核呼聲,德國與日本也真的提出廢核計畫;然而10年之後,在缺電壓力與淨零碳排的步調催逼下,不僅德國推遲廢核時間表,日本恢復核能運轉,全球還興起重啟核能的聲音,將之視為國家能源安全戰略的重要一環。《新新聞》特別策畫「核電復活」專題,深入探討這股「核能復興」浪潮對全球與台灣有著什麼樣的意義?
郭家宏
2023-03-14 16:20
新聞
國內
核二廠2號機將除役 廢核團體力挺:能源轉型,不應走回頭路
適逢日本福島核災12周年前夕,台灣核二廠2號機也將在14日除役,全國廢核行動平台今天(9)日召開記者會,提出勿忘福島教訓,拒絕老舊核電延役,不再興建核電廠,核二廠正式除役後,核三廠2025年也即將除役,主張台灣應逐漸走向非核家園廢除核能發電,不應走回頭路。
許維庭
2023-03-10 00:20
新聞
國際
財經
核電復興》南韓公布長期發電計畫:2036年提高核電至3成以上!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宣布,韓國在2036年前將把核能與再生能源的使用比重雙雙提高至30%以上。與此同時,煤炭與液化天然氣(LNG)的比重將大幅減少,並維持下降趨勢。
中央社
2023-01-15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