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獨家》台積電加價購,史上第一次!兩天就開一次會,緊盯半導體設備生產進度

台積電實在受不了此情況,擔憂建廠進度拖延,今年以來派高階主管親上火線談判,最高曾經派出採購副總以及採購處長。(資料照,顏麟宇攝)

根據半導體設備供應商透露,由於半導體廠房關鍵設備延後交期(lead-time)每況愈下,晶圓代工大廠紛紛出動高階主管,冒著回台入境隔離管制、飛往美、歐、日等關鍵設備供應商總部,就是為了解交期真相,究竟是真還是假?據了解,今年來代工大廠至少已啟動兩波主管赴美溝通,為的就是要緊盯供應商交期。

回顧去年,半導體設備交期大約在6到18個月不等,今年情況遠比去年還糟,基本是12個月起跳、最長達20個月;換言之,現在下訂單,有可能要等到2023年下半年才能拿到設備,而且供應商甚至無法保證日期,有可能被「滾動式的延宕」。

根據設備供應商私下表示,由於台積電高度憂慮設備交期拖延建廠進度,今年以來派高階主管親上火線,談判最高層級達採購副總及採購處長;不僅前段設備是如此待遇,就連一年向來只見一次面的後段耗材供應商,也因為產能大為吃緊,使台積電派出採購副處長級的主管來提前要貨。(延伸閱讀:台積電用一流人才做二流工作?專家:多虧這些高手,才能超越英特爾!)

台積電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Fab21廠正在如火如荼趕工中。(圖/半導體業者提供)
台積電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Fab21廠,正在如火如荼趕工中。(資料照,半導體業者提供)

砍價高手30餘年來首次加價

根據供應商表示,台積電採購副總第一次赴美目的是瞭解真相,至於第二次赴美,是「已經認清真相比預期的還殘酷」,也知道供應商已竭盡所能,仍難以增加產線、縮短交期。台積電主管於是直接與設備供應商談判,而且以「加價購」模式下單。據了解,初期加價幅度在個位數(single-digit)。供應商表示,這很可能是台積電成立以來首次願意加價採購設備。

為何說是史上第一次加價購?以台積電為例,供應商與晶圓代工廠的生意模式,過去一向是以批量採購協議(Volume Purchase Agreement, VPA)進行,在此情況下,通常是賣方較為弱勢,成交價會比開價略有折扣,或採取各種寄賣、甚至免費試用等方案,給予台積電等大客戶方便,希望獲得客戶青睞,進而維持長久的設備供應關係。

到了此次的VPA談判,供需關係角色對調:台積電方面罕見提出加價和交換策略,盡可能在有限條件下縮短交期。舉例來說,原本一千台設備的訂單,是否能先擠出二百台優先給研發廠,或優先供應預定在2022下半年量產的3奈米製程?另一種方案是,針對最熱門搶手的機台,直接加價採購,讓供應商願意趕工、調貨,優先交付台積電。

全球晶圓代工設備供應業者大多是外商,如美商應材(Applied Materials)、荷蘭艾司摩爾(ASML)、科林研發(Lam Research)及科磊(KLA)等;而這些大廠的重點客戶,多為台積電、三星、英特爾。過去營運模式大多是設備商配合客戶,這兩年半,因為地緣政治緊繃和疫情因素,打亂了台積電擴廠及進機腳步,過去的買方市場,也悄悄扭轉成賣方市場,雙方談判籌碼此消彼長,局面實為數十年來所罕見。(延伸閱讀:半導體大咖校園搶人才出奇招! 旺宏、南茂祭高薪 台積電大總管高喊設備工程師「不用輪大夜了」

ASML(圖片來源:ASML)
全球晶圓代工設備大多由美日歐地區等外商包辦,包括荷蘭艾司摩爾(ASML)等。(取自ASML官網)

護國神山壓力大!兩天就檢討一次進度

據了解,除了主動提出加價購,台積電採購團隊內部更是上緊發條,過去和供應商每周開一次會,現在頻率提升到兩天就檢討(review)一次進度;且由於供應商都在海外、多數有時差,台積電團隊還會使用「HoloLens」(混合實境裝置)監督,就是要眼見為憑、確認「今日進度確實比兩天前不一樣」,讓設備供應商各家都把皮繃緊緊。(延伸閱讀:台積電員工5萬多人,為何沒用移工?科技大廠陸續爆疫情,護國神山這樣說

從台積電針對供應鏈不順的公開說明,也能意識到公司確實展開一連串行動來解決問題。該聲明原文如下:我們增加了和供應商高層定期溝通的頻率以追蹤相關進度。我們也派出多個團隊進行現場支援,並和供應商夥伴密切合作,確認影響機台交期的關鍵晶片。

台積電一向不回應特定供應商夥伴及價格策略的相關問題,但根據日前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於法說會正式說明,2022年的產能規劃不會受影響,換言之,3奈米製程將如期量產。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對於2023年後的局面,魏哲家僅簡單表示,和供應商持續密切合作,以增加產能,滿足客戶需求。可見屆時的進展,還有待密切觀察。  (相關報導: 評析》台積電ADR重挫3%!交出亮眼財報、Q2展望挑戰新高,為何市場竟不買單?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周岐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