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世岳觀點:習近平「新時代思想」,兩岸關係「停、看、聽」

「原本蔡英文政府在國慶演說中預期,十九大後能『共同尋求兩岸互動新模式』,但當前北京的回應卻似乎是『停、看、聽』。」(資料照,顏麟宇攝)

中國共產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高舉「新時代」的關鍵詞,各方解讀評價不一,而是否將順利開啟台海局勢的新發展,現階段恐將無法寄予過高的期待。雖然以「習近平」為名的指導思想,並沒有在「習核心」地位確立後,堂而皇之的載入黨的政治報告中,但在閉幕前的黨章修改中,總算不負先前許多分析家的預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終究寫入黨章,確立了習近平的黨內地位;同時,在「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主旋律中,對於關乎東亞區域穩定的兩岸關係,報告中也僅以「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圖謀」總結。原本蔡英文政府在國慶演說中預期,十九大後能「共同尋求兩岸互動新模式」,但當前北京的回應卻似乎是「停、看、聽」。

習近平地位的穩固應當是無庸置疑的。從截至目前為止的軍權鞏固、人事安排、反腐倡廉,到提出大國、強國、強軍的中國夢,我們很難質疑習近平有遭遇到強大敵對勢力的挑戰,這也是為什麼會前許多中國研究專家提出,習近平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將可能被冠以「習近平」之名,寫入中共五年一度的政治報告中,與毛澤東、鄧小平並列,成為結束改革開放以來「集體領導」,重啟「主席制」一人集權的重要背景。但習近平面對新時代、新面貌、新氣象似乎有「新佈署」,貫穿三個半小時的政治報告中,習近平突出了一個重點:要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黨的建設」,而且兩手都要硬,目標就是在「兩個一百年」的新征程規劃下,在廿一世紀中期,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因此「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應僅僅視為是,習近平成功統一黨內思想以及不同派系的勝利碑牌,它更是習近平帶領新時代中國邁向下一階段發展的宣示書。

我們以為,改革開放三十年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回答的是,下一個三十年中國「要舉甚麼旗,要走甚麼道路」的問題。有分析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份報告過於保守,除歌功頌德外,相較於習近平過去以來不斷重申的要點,報告中確實沒有令人意料外的新提法。

然而,回顧2012年習在一片質疑的聲浪中出任總書記,一度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弱勢的國家領導人」,但出乎意料的是,習近平快速的完成「三位一體」(黨的總書記、軍委會主席與國家主席),排除「紅二代」(太子黨)、團派、上海幫的制肘,不但在思想上推陳出新,大幅調整調動軍區與人事,也引進浙江幫、福建幫、南京軍區的故屬舊識,「習近平體制」幾乎建構完成。就這樣的行事風格來觀察,「寧可高估、不可錯估」無疑才是我們解讀十九大政治報告與中共黨章修改應有的戰略高度,我們以為在這份洋洋灑灑數萬字的政治報告中,習近平政權在統籌國內與國際兩個大局的思考下,對於處理兩岸關係的主軸可以「停、看、聽」三個字做為濃縮。 (相關報導: 蘇世岳觀點:當川普現象成為「黑天鵝」,北京在盤算甚麼? 更多文章

中共十九大一中全會25日召開,以習近平為首的7名中央政治局常委亮相(AP)
習近平快速排除「紅二代」(太子黨)、團派、上海幫的制肘,不但在思想上推陳出新,大幅調整調動軍區與人事,也引進浙江幫、福建幫、南京軍區的故屬舊識,「習近平體制」幾乎建構完成。(美聯社)

所謂「停」是習近平對台工作的底線思維,是對兩岸關係的發展劃下紅線。從2016年以來,「停滯」是兩岸關係發展最突出的特徵,相較於先前八年兩岸快速的整合,蔡英文總統就職一年多以來,兩岸交流的步伐顯然緩慢了許多,由中共傳統「反獨促統」對台工作的重點來看,雖然有不少兩岸問題的分析家認為,未來五年習近平將把兩岸的統一做為其完成「中國夢」最後的一塊拼圖,但這樣的預估在習近平十九大的政治報告中,卻難找到有力的根基。我們認為,只要中國國內的政情發展沒有太劇烈的變化,未來五年中,習近平的對台策略將是「反獨」重於「促統」,因此只要蔡英文政權在兩岸關係發展的道路上,不要明顯高舉台獨的旗幟,習近平將在「大局意識」的指導下消極、被動對應兩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