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解析/為何許多人看完《咒》都覺得渾身不對勁?心理師根據親身經驗,教你1招化解詛咒

台灣爆紅恐怖片《咒》改編自台灣真實事件,電影透過沉浸式敘事手法,一步步催眠觀眾拯救女主角的女兒,導致許多人看完電影都覺得自己深受詛咒。(圖/取自《咒 Incantation》臉書粉專)

台灣恐怖片《咒》劇情(Incantation)以本土邪教為題材,故事改編自2005年在高雄發生的真實慘案,電影用沉浸式的敘事手法,讓觀眾彷彿身歷其境、體驗神秘宗教儀式,導致許多觀眾看完電影,都感到非常不舒服,覺得自己也中了電影的「詛咒」,對此,催眠師也以自己親身經驗,解密電影讓人毛骨悚然的背後原因,以及化解心中恐懼的解決方法。

我要繼續蹭「咒」這部電影​ ​;自從咒上映之後​ DCARD、PTT上面​滿滿都是覺得自己中了詛咒的網友​ ​。(延伸閱讀:《咒》為何能在世界掀起熱潮?影評解析、故事原型…相關文章一次看!)

而我上一篇文章​(大家可以點回我專題找尋)為大家講解了​ 「咒」這部電影使用了那些催眠手法​ ​、那這篇我們就來談談​「催眠跟詛咒的相似之處​」。首先我不是詛咒系畢業​,所以還是有可能、​ 世界上的確存在著​「某些科學不能解釋的方式​,而有人正在運用它來進行詛咒」​ ​。

 

不過,我服務過絕大部分​ 「覺得自己被詛咒」的個案​,通通都是承受了催眠的信念影響​ ,「覺得自己」在詛咒中​ ​ ​。而這種經驗,甚至連我自己也都曾經遇過。

之前有一款遊戲很紅​,叫做「還願」​ 。遊戲最後有一個大魔王​,他的等級大概跟這次「咒」​ 電影裡面的大黑佛母差不多,叫做慈孤觀音。

慈弧觀音(圖/方格子提供)
慈孤觀音(圖/方格子提供)

玩還願的過程我嚇得要死​,甚至後半段還要由我女朋友接手​才能繼續玩下去​​。結果遊戲破關後​,當我回家拜自家的觀世音菩薩時​,我就會全身發毛​。

屢試不爽喔!只要一站在神桌前、香一點​、看著我們家主神觀音​、我就會無法控制的全身發抖​。

這如果是一般人跑到宮廟求救​,絕對會被歸類成:「你被詛咒了啦!」​ 、「你家神明不乾淨啦」​ 、「有東西跑進去了啦」、​ 「你中邪了啦去收個驚」。

不過,那時候的我​ 早就在進行NLP心理學的教育工作了​。

看完《咒》覺得渾身不對勁,其實都是這個心理因素作祟!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 「我深度結合在遊戲中」這件事情​,本身就已經是一個比較廣義的催眠了​ ​。而遊戲中的劇情表現是:​ 「你越虔誠、反而受詛咒的越深」​。

我很清楚​,自己絕對是被催眠引導,把遊戲中的劇情​,連結到自家主神了​。

所以我就使用了NLP中​ 「拆解限制性信念」的方式​,來消解這種催眠現象。

我燃起三炷香​,直接跟自家觀音說:「我知道菩薩有事提點弟子​,一定是弟子回家敬香頻率太低。」​ ​、「之後我一個星期回來一次行不行?」​、「我回來一次三炷香行不行?」​ ​用以上的方式詢問並擲筊,得到了一個聖筊​ ​。第二天回家老老實實上三炷香,那種發毛的感覺就消失了。

也許你在看上面這段處理方式​,你依舊覺得是「神靈的力量」。但我遵照的​,只是催眠中破解信念的方式​。

NLP中破解限制性信念的方式,那就是找尋「新的現實證據」(擲筊通過)​, 來支持「新的信念」(回家燒香頻率太低)​ ​ 。 (相關報導: Netflix《咒》真實故事比電影更可怕!一家六口接連起乩,拿香互焚餵屎…最後喝符水暴斃,一窺高雄駭人聽聞慘案 更多文章

而只要讓「新的信念」(多回家燒香就沒事了)覆蓋「舊有的限制性信念」(看到神像就害怕) 這樣就能完成舊信念的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