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薄一張紙賣7萬台幣,身價還能連年上漲?別小看電影海報,這些經典可是絕佳投資!

好的電影海報具有藝術品的地位,價值還會年年上漲,收藏投資者甚眾。(圖/取自imdb)

電影使用海報宣傳有百年歷史,收藏過上萬幅電影海報的吳俊輝說,電影海報是電影的「超大名片」,當中具有藝術、設計感及具備多項增值元素的,在市場交易價格上有望年年翻漲。

世新大學廣電系本科生、英國布魯奈爾大學設計管理與品牌策略碩士畢業、收藏電影海報資歷超過20年的吳俊輝,在電影海報圈小有名氣,前年起也將手上的藏品依照主題規劃,陸續在台北、湖南長沙舉辦電影海報巡迴展,今年9月也擔任「16釐米」電影海報商家開幕首展的講座講師。

吳俊輝則認為從宣傳的效益上來看,電影海報因成本低廉、滲透性高,是影片上映時不錯的廣宣選擇外,更能當做投資品;此外,電影海報也承載著企劃及設計團隊的智慧結晶及觀影人的情感投射,某種程度上能反映出時代脈絡與風格語彙,甚至與當時當地的潮流背景有所連結。

吳俊輝以電影「重慶森林」在日本及義大利兩地上映的海報為例,進一步解釋,這部電影的主要演員有林青霞、金城武、王菲、梁朝偉4人,日本版的主視覺選用王菲作為主角,乃是考量王菲那時在日本的人氣與知名度;而在義大利則是使用林青霞持手槍的劇照作為主視覺,則應與黑手黨的邏輯有關。

(圖/取自imdb)
「重慶森林」日版海報因王菲在日知名度高,故以她為主角。(圖/取自imdb

走進吳俊輝的海報收藏間,他拿出導演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法國大版海報(1992年印刷、120x160公分),開始介紹電影海報的主要構成要件,包括主標、主視覺(Key Art)、導演及演員名稱,以及製作發行商等。

(圖/取自中文電影資料庫)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法國版海報。(圖/取自中文電影資料庫

吳俊輝說,世界上的第一張電影海報,要追溯回1895年12月,法國的盧米埃兄弟為了宣傳「火車進站」等一系列電影短片、製作名為「盧米埃電影」的海報;早期的電影海報以訊息告知為主,是吸引觀眾、片商及媒體關注的傳播工具,現在的海報講究更多,不僅是宣傳品,也可能是藝術品、投資品。

(圖 / Marcellin Auzolle  @wikimedia commons)
「盧米埃電影」的海報是世界上的第一張電影海報。(圖 / Marcellin Auzolle @wikimedia commons)

「誰說電影海報就很俗氣」吳俊輝解釋,電影海報的設計許多是延伸自藝術作品。舉例來說,電影「ET」小男孩與外星人手指碰觸的經典海報發想,是來自於米開朗基羅的巨幅壁畫「創世紀」。

(圖/取自imdb)
「ET」的經典海報是以米開朗基羅的巨幅壁畫「創世紀」發想而來。(圖/取自imdb

此外,還有電影「小鬼當家」主角麥考利克金手摀臉的海報主視覺,則是源於挪威畫家孟克創作的「吶喊」等;有的海報也會跨界找大腕藝術家操刀,例如幫錶商SWATCH設計手錶的比利時全才藝術家弗隆(Jean-Michel Folon),就曾為伍迪艾倫的電影「開羅紫玫瑰」設計海報。

小鬼當家的海報主視覺是以挪威畫家孟克的「吶喊」畫作為靈感。(圖/取自imdb)
「小鬼當家」的海報主視覺是以挪威畫家孟克的「吶喊」畫作為靈感。(圖/取自imdb

吳俊輝進一步說,有些電影海報因為呈現了美學藝術性、多元的文化觸角及設計巧思、並具備學術研究性等多方範疇,美術館也會將電影海報當成館藏,例如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 (相關報導: 令人驚嘆的老技藝尚存台灣!國寶畫師堅持手繪海報,筆法細膩超真實還原電影風采! 更多文章

至於開始認真把電影海報當成投資品,吳俊輝笑稱一切都是「偶然」,他曾在10多年前以新台幣2000元購入電影「花樣年華」的日本B1大版海報,如今在市面上看過有人出價美金1300元要買;6年多前購買電影「黑天鵝」的英國預告版直式海報,一套4張當初入手價格為新台幣6000元,現在拍賣會場的價格已經來到美金2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