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週報
午安,
繼香港與中國之後,台灣的疫情也在攀升中,出門還是要勤加防疫喔,一起加油。
【台灣】太魯閣出軌事故一週年
- 報導者 - 誤點的台鐵改革:從普悠瑪到太魯閣,擦不乾的眼淚
4月2日是太魯閣出軌週年,這是臺灣鐵路史上死亡人數第二多的事故,再加上2018年普悠瑪出軌事故,三年內造成67人殞命,要求台鐵改革的呼聲也一時喧騰。報導者持續追蹤此案,再次對台鐵經營的「安全」與「永續」提出懇切質疑,完整深入理解台鐵的制度改革進程。

【中國】魔都封城
幾週來,上海封鎖政策造成不少亂象,糧食供需失衡之外,近日更發生隔離者寵物遭強制暴力處死的事件,冰冷指令難以控制,讓這個人口超過台灣全島、號稱中國最先進的城市,落入了反差更大的恐慌之中。端傳媒兩篇文章細緻傳達上海情況的多種現況,以及對防疫政策的細節反思,提供更多實際建議。

【香港】礦坑的金絲雀陣亡了
- The Atlantic - The Final Blow to Hong Kong
英國最高法院兩位大法官近日辭去了香港終審法院的非常任法官職位,宣示無法再在《港區國安法》實施下為香港司法獨立性背書,是首次有外籍法官在退休前辭職,特首林鄭月娥痛批政治操弄,但英國政府表態支持。外籍非常任法官是英國與前殖民地之間的特殊紐帶,對香港的高度法治社會更有非比尋常的象徵意義,正如此文所說:就像「礦坑內能預知危機的金絲雀」,如今也漸漸不復在。

【Herstory】尋找第二位媽媽
- 獨立評論在天下 - 一位高中女孩如何感動國際媒體,找回失聯15年的第二位媽媽?
每當談到外籍移工,話題多半圍繞在他們與雇主間的勞動關係,與家庭成員的正向關係反而容易被忽略,許多孩子其實與外籍保姆情同母女/母子,未能好好處理的分離也會留下傷痛。兩年前,高中少女紫函開始尋找記憶中的保母Dwi,在媒體與網友相助下奇蹟找到「第二位媽媽」,這段由投書促成的感人情節也將被拍成電視劇!在疫情迫使人們分離的年代,來讀讀暖心的重逢故事。
【一個點子的誕生】
- The Washington Post - How LinkedIn’s ‘career break’ feature could help normalize caregiving
寫過履歷的人都理解,兩段工作之間的長期空白可能會在下一次面試時招來詳細的詢問,一不小心就成為致命缺點。發現這點後,職業社群平台 LinkedIn 推出新功能「career break」,提供家庭照顧、育兒、喪親等13種原因,讓求職與應徵雙方都能更坦然面對空窗期,也象徵大環境終於開始承認,人生總有些時期需要也值得休息,而暫時不擔任社會勞動力一份子,並不是羞恥之事。 (相關報導: 一週好文:小腿上的翅膀 | 更多文章 )

【社群熱議】羅一鈞的衣服
- 糖果家好好睡 - 隱形免費家事勞動力
台灣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日前傳出忙到沒空洗衣服,半夜還要告假回家,政界沒有檢討工時過長,反而出現「催婚」聲浪,甚至有人說「國家欠他一個老婆」。此文簡單清楚地剖析社會如何把家務勞動與妻子反射性連結起來,凸顯父權刻板觀念的內化之深,也道出女性要在現行婚姻制度下「休息」,其實需要十足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