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長韓國瑜代表國民黨正式投入大選以來,綜合臺灣多家民調結果顯示,韓國瑜都落後蔡英文十幾個百分點,雖然民調結果並非一定可以反映了現實的真實選情,但不分藍綠的民調機構都顯示這一趨勢,這確是不可否認的情況,民調事實上總歸會反映一些政治訊息。近期民調顯示韓國瑜民調與蔡英文差距逐漸拉近,但畢竟還是落後於蔡不小的差距。韓國瑜民調為何會落後這麼多呢?
首先,韓國瑜參選的正當性從一開始投入選舉就備受各方質疑。剛剛當選高雄市長又再次投入領導人選戰,這對於很多人來說,一時之間難以接受。在很多人眼中,高雄常年累月積累的弊政短短幾個月根本無法解決,大眾都是現實的,沒有交出亮眼的施政成績單,就貿然投入更高層次的選舉,站在高雄市民的角度,並不是很多人可以接受,所以參選正當性作為一個原生性矛盾是其民調落後的根本性原因之一。
其次,韓國瑜的個人政治形象對他來說也是一把雙刃劍。韓國瑜本人的草根性、敢做敢說的直爽個性,確實為他加分不少。但在臺灣精英政治的主導場域中,他的個人形象對他來說也是一個包袱,這也是為什麼民進黨對他進行各種惡意攻擊之時很多民眾會被誤導相信,固然與競選對手惡意抹黑有關,但他本人多次的言行失措以及很多人固有觀念的作祟,極容易就在很多人心中產生負面的印象。韓的支持者與討厭者的極端對立,韓粉的高度排他性與攻擊性,讓很多人敬而遠之甚至心生厭惡,導致其在不同族群的支持差異極大,尤其是在年輕族群方面大幅落後蔡英文。

韓國瑜的政策主張目前面臨的挑戰也是其致命的弱點。在內政政策層面,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韓國瑜談到上任之後會重修「一例一休」,但具體如何改進並沒有提出讓外界信服的主張,很多不成熟政策貿然端出,再加上其頻頻失言,被民進黨抓住機會批評其想法為「天馬行空」,一定程度上貌似坐實了民進黨給他扣上的「草包」帽子。從韓國瑜的發言看,其對具體政策的理解與把握還是存在差距,這當然與他缺乏行政經驗有很大關系,面對綠營立委與議員咄咄逼人的攻勢,他的表現確實差強人意。
兩岸關係的領域韓國瑜的優勢還沒體現。在蔡英文當局的惡意操弄營造對抗大陸的民意結構之下,如何讓更多臺灣民眾解除疑慮,化解衝突情緒,這是擺在韓國瑜團隊面前重要的挑戰,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蔡英文之所以可以輕易在「香港問題」上撿到槍,坦白說,有著根深蒂固的民意土壤,尤其是在幾十年的「獨化」教育與「反中」宣傳之下,相當一部分不明真相的年輕族群極易被政治動員起來。 (相關報導: 廖元豪觀點:賴清德能幫蔡英文加分嗎? | 更多文章 )
韓國瑜的各種短板造成其在泛藍陣營內部整合不利也是其民調落後的重要原因。泛藍內部的整合既是影響韓國瑜民調上升的關鍵因素,也是導致韓國瑜民調落後的重要變數,二者相輔相成,多家民意調查顯示,藍營支持者對韓國瑜的支持還有很大上升空間則可以佐證這一判斷,而隨著宋楚瑜的參選極有可能會吸走不支持韓的藍營支持者這一塊。國民黨內初選時,由於韓國瑜參選正當性備受質疑,與郭臺銘、朱立倫、王金平(未參與初選)等黨內競爭對手的矛盾成為整合黨內部各陣營的巨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