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從壞的一面看,習近平言及台灣的一千五百多字講話中,從頭到尾抓緊「一國兩制」,把「台灣問題」與港澳框架於一爐,這是「回到從前」,自一九八0年代鄧小平以「一個國家,兩種制度」One country, two systems),做為中國統一所提出的「憲法原則」,其立意以「對付台灣」為主,不過,蔣經國立馬以「一國良制」(One China, Better System)回應之,說穿了是以民主對(抗)統一,這四個字往後用在港澳,卻在台灣行不通,何以故?首先,港澳是英葡殖民地,依國際條約與國際規範「回歸中國」,台灣卻是中共自始自終力有未及之地;其次,港澳的「兩制」是(言論)自由,台灣則還有民主(民選總統和政黨輪替),僅此一點,就不是「一黨專政」迄今的中共能解釋或能面對的。
不要「一國兩制」才有「九二共識」,意在擱置主權爭議
因為台灣不接受「一國兩制」,所以兩岸自交流以來,反反覆覆爭執的就是「主權」,台港澳都是不平等條約下自清帝國切出去的「領土」,差別在,二戰之後,英葡繼續管轄港澳,並先後在一九九七年和一九九九年「回歸」,台灣則在戰後由國民政府接管,而且在一九四九年之後實質統治,和北京政權毫無關係,這也是為什麼「九二共識」有其必須且值得珍惜之處,因為除了北京心心念念的「一個中國原則」之外,還有最重要的「擱置主權爭議」,否則當年執政的國民黨(李登輝政府)萬萬不會電文往返後達成「沒有共識的共識」。
民進黨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特別是時代向前推移,老拿二十五年前的協商來說事,很難服人,有道理!蔡政府不要「九二共識」,結果習近平二話不說把四十年前的「一國兩制」套成「憲法原則」,豈不更嚴?照其說法,「一國兩制」方針「不會變、不動搖」,確保「一國兩制」實踐「不變形、不走樣」…,台灣不必爭執「一國兩制」,因為從沒在台落實過,但對港澳而言,肯定萬千滋味在心頭,一言難盡。
不過,習近平即使以「四個不變」談一國兩制,卻也反覆強調「九二共識」,並再一次確認在這個「共識」下,「實現兩岸領導人曆史性會晤(馬習會)」,對解決台灣問題,習近平標舉的是「必須繼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他不但堅持「統一」,也堅持「和平」,這至少對台灣而言,算是「好消息」,「武統論」或「攻台論」可權且稍稍偃旗息鼓。 (相關報導: 許毓仁觀點:19大觀察─台灣的時間籌碼正在流失 | 更多文章 )

六個「任何」反台獨,自始至終堅持「和平」
習近平以「六個任何」對應「台獨」:「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非常強硬,但他最狠也就講到「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圖謀,就語意而言,和蔡英文的善意不變、承諾不變、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但也不會在壓力下屈服」,差別不大,一個堅持「統」,一個堅持「不統」,但兩個都堅持「和平(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