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觀察:習近平挺普京,他是一個大傻瓜嗎?

中國不加入西方制裁俄羅斯行列。圖為北京冬奧前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會面(AP)

在俄羅斯軍隊暴露外強中干、美國政府步步緊逼之後,中共微妙地改變了立場嗎?《人民日報》署名「鐘聲」的評論文章給出了專制理性的答案。

俄羅斯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成功侵吞了中國大片土地的國家,也是唯一一個和中國發生武裝衝突之後立即計劃對中國實施核打擊的國家。作為一個一再利用歷史悲情渲染民族主義情緒、一再宣稱「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統治者,中共為什麼選擇和侵略者俄羅斯綁在一起?

 

這個問題讓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因為太過困惑而放棄了求解,轉而急於看到中共懸崖勒馬,宣稱在俄羅斯軍隊暴露外強中干、美國政府步步緊逼之後,已經微妙地改變了立場。

中共改變立場了嗎?3月28日出版的《人民日報》,發表了評論文章《美國對危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從烏克蘭危機看美式霸權》,對此給出了答案。文章署名「鐘聲」,是人民日報國際部的官方評論筆名,意思是「中國之聲」,以及為世界「敲響警鐘」。因此,這些文章可以中國官方正式觀點。

人民日報評論文章:挺俄與反美

「鐘聲」的觀點不外乎兩個:第一,譴責美國霸權,是為「欺人太甚」;因此,第二,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辯護,是為「迫不得已」。文章說,「烏克蘭危機背後藏著美式霸權的影子,美國主導的北約東擴是烏克蘭危機的根源,美國是烏克蘭危機的始作俑者」。

「鐘聲」描述的俄羅斯倍受委屈:北約東擴, 「刀尖」抵近俄羅斯邊境;北約通過發動「顏色革命」等,長期在俄羅斯周邊制造動蕩;實實在在地讓俄羅斯有遭受包圍之感;西方強硬派傲慢地否認俄羅斯大國地位。

這篇文章與外交部發言人的論調高度一致。就在日昨的外交部記者會上,發言人汪文斌稱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讓「包括中國在內各國同俄的正常經貿往來已受到不必要的損害」。

2022年3月26日,守衛哈爾基夫的烏克蘭士兵爬上一輛遭到擊毀的俄羅斯軍車。(美聯社)
2022年3月26日,守衛哈爾基夫的烏克蘭士兵爬上一輛遭到擊毀的俄羅斯軍車。(美聯社)

專制理性:民弱國強,民強國弱

中國有網民發帖說:紅色高棉我們支持波爾布特,羅馬尼亞我們支持齊奧塞斯庫,伊拉克我們支持薩達姆,利比亞我們支持卡扎菲……意思是不僅站在非正義的一邊,而且總是和失敗者捆綁在一起。

西方也有學者和評論人為中國感到痛心疾首:選擇西方意味著勝利、富強、民主和自由,選擇普京意味著失敗、貧弱、專制和牢籠,為什麼中國一再做出錯誤的選擇呢?於是,有評論者干脆把習近平稱為「大傻瓜」。

其實這是對「專制理性」的無知。朝鮮問題專家喬爾·威特(Joel S. Wit)曾經警告說,朝鮮領導人不是博人一笑的小醜,也不是走火入魔的瘋子,而是最務實最成功的外交能手。我也多次指出,中國領導人不是沒有理性的瘋子。他們高度務實、精心算計,而且屢有斬獲。

問題是關鍵在於,專制者算計的是政權的穩定,而非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在分析此類問題時,西方學者和媒體司空見慣的一個錯誤,是接受並內化了中共的洗腦宣傳,將中共統治集團的利益和中國的國家利益混為一談。從表面上看,這兩者完全一致:中國強大了,統治者也就更有合法性,也更有權力了。事實上,中共統治中國七十餘年的歷史,大部分時間都是通過弱化國家利益和強化統治權力。 (相關報導: 黎蝸藤專欄:陸軍大國為何成紙老虎?俄烏戰爭六大觀察重點 更多文章

根據專制理論,這並非中共統治的失敗,而正是它維持政權的成功所在。大家都知道習近平心中的榜樣是毛澤東,那麼毛澤東心中的榜樣是誰呢?那就是他多次公開稱頌的秦始皇。秦始皇的執政理念來自法家思想。法家的主張就是為了維護政權,可以不惜(老百姓的)一切代價,其代表人物之一就是輔佐過秦孝公的商鞅。商鞅認為「民弱國強,民強國弱。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這裡所說的「國」,是君王的國,是統治者利益。因此,下一次看到中共吊打已經成長壯大的私營企業,就不必驚詫莫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