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還沒有從大學畢業的侯智薰已經有一年半的自由接案經驗,也參加過多種不同類型的組織。從他的分享中我們已經了解自由工作者所需的3大核心能力,這篇文章則會提供自由工作者未來職涯的參考指標。
這系列文章是我歸納這一年半的自由接案經驗,以及四年下來在不同類型的組織運營中,觀察到關於「個人職涯管理」的看法做個非常個人觀點的分享。我是個二十出頭的自由工作者,身邊不乏有大我十幾歲、歷練經驗都比我多上好幾年的前輩,實在有點關公面前耍大刀,但希望這些整理的內容能多少對正在觀看文章的你有幫助,也希望大家能藉著這系列文章的討論,一起把自己的問題、看法、方法與經驗在留言串與我交流交流。
目錄:
對於「自由」的重新詮釋 關於「特色」養成 自由工作者的常見問答●未來職涯的參考指標●資訊主宰時代的三種職涯
如何評估自己是否適合自由工作者?
我曾經提出一套有「層遞性的推移」的指標給大家參考使用:關於職涯選擇的指標與參考?
分享快到尾聲,從自由工作的詮釋 — 責任、特色養成方法—從自身圈子的需求做起、常見問答 — 勾勒形貌-選擇工作的階段推移,最後想跟大家分享:「未來職業中的三種人」。
這部分的觀點是來自於中國的一位諮詢教練 —古典,曾經談過的主題。我覺得很受用,也是有一些套方法與問題,讓我們更能定位自己在職涯中的位置,在這快速變化的時代。
未來職涯中的三大類人?
《增長的本質》是一本物理學家撰寫得跨經濟學、社會、物理學的著作。裡面提到一個觀點 — — 認為「現在社會」與「原始社會」的不同,本質上來說是「物質的排列不同」。一樣是「橡膠、鋼鐵與皮革」,現在則是「汽車」;「沙子」則變成「CPU」,又或者一本書寫的好不好,是由字母的排列方式決定的。
也就是說,現在社會最關鍵的不同,是資訊的排列方式;科技與商業的進步,就是隨著訊息量的增長,不斷地進行排列與組合。
企業中的排列組合
好,那我們回過頭來看看「企業」,最重要的三個核心功能:生產、營銷與人才。
因此,未來三種的人,就是端看他們怎麼在職涯(企業中)「處理資訊」。
●產品人:用深化的方式讓訊息與資訊更好接收到訊息後,不斷深化,深入探究更多的信息,成為專業人士。擁有「產生訊息」的能力,並不斷地挖掘更多不曾被知道的訊息,強烈的好奇心、持續思考的能力。
●媒體人:簡單快速的方式傳播瀏覽大量訊息,結合自己獨特視角,設計出最有利於接收的方式傳播,讓資訊更容易傳播、讓更多人發現。一對一叫溝通、一對多叫影響。
●運營人:專注在連結上述兩者這類人思考的是「我該去哪裡找專家產生更多的訊息」?是協助專業人士與媒體人的溝通,搭建平台與連結人才的人。專注在「連結的能力」,現在與未來的資源分配模式。 (相關報導: 全台北最適合工作的8家咖啡店:不限時、WIFI穩,美麗空間讓煩悶瞬間變不見! | 更多文章 )
你是哪種人?
如果你是個會馬上把新知跟別人分享,而且還講得讓大家聽得懂,讓更多人相信你、有更好的思考與體驗,那你會是個「媒體人」;如果你是個會為資訊不斷探究與挖掘,並獨立思考後得出更多「新的信息」,那你是位「產品人」;如果你是個拼命思考怎麼把這兩種人湊合再一起的人,那你是位「運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