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黃金屋:轉型篇】天災人禍不只有疫情 企業求存少不了這座「防空洞」

雲馥數位總經理曾遠航。(圖片來源:雲馥數位提供)

台灣宣布三級警戒長達兩個多月,如今終於調降,即便仍有零星個案,但疫情終將消散;在這段百業求存的日子裡,企業無不使出渾身解數,《風傳媒》採訪個中佼佼者,整理出企業拚轉型、玩創意、抓趨勢等三大心法,作為這次疫情過後,企業應該學會的三堂課。以下是雲馥數位總經理曾遠航接受《風傳媒》專訪內容。

在台灣,「數位轉型」口號存在多年,始終缺乏一個契機,疫情過後或有不同。根據國際數據資訊(IDC)最新報告,未來五年內,將有更多企業透過雲端服務實現數位轉型,甚至顛覆現有產業的遊戲規則,其中,以亞洲企業最積極,高達七成的業者正躍躍欲試。

繼谷歌(Google)之後,全球第二大公有雲服務商微軟(Microsoft)去年10月宣布,要斥資新台幣369億元在台設立「Azure雲端硬體與基礎建設團隊」,作為亞洲營運中心,希望提供更好的數位轉型解決方案及雲端服務。

在合作夥伴方面,雲馥數位是全台第一家取得微軟最高階專業認證Azure Expert MSP的企業(全球只選出100家,台灣僅3家取得資格),對台灣企業的「數位轉型」有著深刻觀察。曾遠航接受《風傳媒》專訪,分享疫情以來的寶貴經驗,以下是訪談摘要:

《風傳媒》問(以下簡稱問):疫情發生後,各種遠距需求如雨後春筍冒出,你們是否觀察到什麼不同以往的變化?

曾遠航答(以下簡稱答):最早來問的是金融服務業。這一波疫情雖然來得急又快,但事實上,一些大型的金控公司在去年疫情剛爆發時,就找上我們了,希望我們幫忙把員工遠距工作的環境先建置好,以備不時之需,最後果然派上用場。

金融業的需求難度最高,因為它不像一般企業,用虛擬私人網路(VPN)加密方式連線到公司就好,還有資安的合規性問題,要處理短時間內暴增、多達數千人的連線需求,其實沒那麼容易;所幸他們的風險意識高於其他行業,提早進行規劃,否則恐怕難以解決。

第二類找上門的是教育產業,因為政府宣布三級警戒後,學生突然無法到校上課了,只好改為遠距教學;問題來了,學校過去都把伺服器主機架在校內,既有硬體根本無法負荷瞬間爆炸的流量,必須進行架構上的調整。最後,我們靠著一邊擴增地端設備,一邊用雲端分流的方式,才讓整個平台承載起龐大的流量壓力。

第三總最常見,也就是一般中小企業,因為過去以實體作業為主,在網路建置方面沒有太多著墨,所以這次一遇到員工分流上班的需求,必須大量進行遠端連線時,硬體設備幾乎無法負荷,對此,我們給出的解決方案同樣是分流至雲端。

這邊我想提醒一點,雖然不少企業的系統可以進行遠端操作,也被稱作雲端,但由於伺服器機房設在公司內部,其實屬於「私有雲」,一旦遇到停電、電腦病毒等狀況,同樣會無法運作;我今天說的雲端不同,是「公有雲」,可以把機房同時設在不同國家,可能一套系統放在香港,另一套存在韓國,無論哪邊出問題,都有備案可以啟動。

問:能不能從中具體歸納出,哪些需求對雲端的急迫性最高? (相關報導: 【疫情下的黃金屋:趨勢篇】直覺疫情背後不單純 這家公司趁「藻」換個腦袋做事 更多文章

答:有三類。首先是一些對外、會瞬間擴大的服務,比方直播,因為事前不知道會有多少人來看,所以無法假設究竟會有一千人,還是十萬人同時連線,總不能一開始就準備一萬台硬體伺服器吧,風險、成本都太高了,這時候雲端「租用」的概念就可以派上用場,什麼時候需要多少流量,隨時都可以擴增、縮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