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斷捨離就能累積財富,賺到一桶金!內行人親授3方法,每年為自己多賺一份薪水

學會斷捨離,有助改正花錢觀念,還能實踐存錢目標。(示意圖 / 取自Pexels)

源自日本的「斷捨離」,是能讓小資族擺脫囤貨、亂花錢的好觀念,至於省了錢之後的下一步,當然就是要投資理財,本篇介紹3個存錢、理財的好方法,讓你輕鬆把小錢變大錢。

「斷捨離」是近幾年很熱門的名詞,國內外興起「整理師」(或「整聊師」)一職,到府協助屋主把家中雜物整理乾淨,不僅讓屋主重新獲得乾淨整潔的環境,還能開啟「簡單生活」計劃。

法國生活美學大師多明妮克.洛羅在《理想的簡單生活》一書中提到:「絕大多數的人,在生命的旅程中,都攜帶了沉重甚至是超重的行李。」而你我可能都是這類型的人。

「斷捨離」這個名詞源自於日本,「斷」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是「捨去多餘的物品」,「離」是「脫離對物品的執著」。很多人以為「斷捨離」僅是整理居家「外在」物品,那可就大錯特錯!真正的「斷捨離」重點在於「離」,也就是讓我們可以藉由整理物品、捨棄無用之物,還以乾淨整潔場所,達到心境上的轉變,擺脫對物品的執著,進而讓心情舒暢愉悅。

脫離對物品的執著,只把錢花在刀口上

如果學會「斷捨離」,不僅可以還給居家舒適的空間,還能對財務大有助益。因為「脫離對物品的執著」可以讓我們不再亂買東西,甚至戒除「囤積症」,從過去「亂買一堆便宜物品」進階到「只買品質好的東西」,杜絕浪費金錢的心態,只把錢花在刀口上,不僅能藉此存住錢,甚至能擺脫過去「月光族」的財務困境。

施行「斷捨離」生活後,會發現「簡單就是美」,再也不用跟別人比較。此外,堅持「買一件物品,就得從家中丟掉一件物品」的原則,能讓自己在購物時先思考到底這件物品是「需要」還是「想要」?同時,因為體會「Less is more」之後,也不會因為「恐慌」而囤積一堆生活用品(例如衛生紙、過多的食物),這些都能讓你逐漸地把錢省下來。

花小錢,是現代人每天的一種生活習慣,但藉由「斷捨離」的練習,可以讓我們改正花錢習慣。如果你想要學習「斷捨離」,可以從很多YouTube影片或書本中學習到觀念與方法,而在金錢上,該如何從小錢存出大存款,然後滾出大雪球?方法並不難,以下介紹3種簡單的方法,讓你輕鬆實踐存錢目標。

女孩 存錢 理財(示意圖非本人/すしぱく@pakutaso)https://www.pakutaso.com/20170119030post-10191.html
斷捨離帶來的好處其實很多。(示意圖/取自pakutaso)

生活費固定金額法,將餘額存下來

Amy在27歲時就擁有百萬存款,她說,這全歸功於從12歲開始領零用錢時,媽媽就強迫她把小錢管好。那時還是國小生的她,被媽媽要求開始記帳,連花5元都要記下來,同時媽媽還會隨時檢查她錢包裡的錢與記帳本的餘額是否相符,而記帳這個動作,她一直持續到18歲,之後就沒記了,因為一旦養成習慣之後,就會控制花費不透支。 (相關報導: 他23歲花1.5年存到一百萬卻陷迷茫!買房夢碎過來人急勸,學會一件事終身受用 更多文章

金錢觀從小就扎根,使得Amy在「買東西」上也有自己的原則,例如她不會追求「快時尚」,因為她看到朋友們購買最新潮流的衣服、鞋子、包包,很快就會因為褪流行被打入「冷宮」,但東西卻不整理、丟棄,導致越堆越多,最後連家裡的椅子都「長滿」衣服,所以她絕不追求「快時尚」,只買品質好、耐穿耐用的衣服、鞋子、包包,數量不必多,夠用就好,也因此她的存錢速度比一般女生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