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一到,人待在室內的時間相對很高,因此也帶來了諾羅病毒(Norovirus)感染的風險,如果您發現有嚴重腹瀉及嘔吐的症狀1~2天,很有可能就是徵兆;諾羅病毒感染途徑,通常透過食物和水傳給人,傳染力強,容易造成群聚傳染;《Hello醫師》帶您了解關於諾羅病毒的症狀、感染途徑及感染後注意事項。
諾羅病毒的症狀有哪些?
諾羅病毒也稱冬季嘔吐(Winter vomiting),或類諾瓦克病毒(Norwalk-like Virus),是一群可感染人類引起腸胃道發炎的病毒;感染結果相似於食物中毒,會導致胃和腸發炎,潛伏期為12至48小時,須注意症狀如下:
1.噁心2.嘔吐3.腹瀉4.胃絞痛5.合併發燒6.寒顫7.倦怠8.頭痛9.身體痠痛
若有反覆的腹瀉及嘔吐,它可能會造成身體脫水(Dehydration),對於因嘔吐或腹瀉流失體液及電解質而又無法補充的人,如嬰幼兒、年長者、免疫功能不良者及需要長期照護者,體液流失可能導致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進而抽搐,甚至死亡,需要特別注意。一般而言,年紀較小的幼童嘔吐症狀較明顯。症狀通常會持續1至2天,之後就會逐漸痊癒。
諾羅病毒的感染途徑為何?
只要在人群很多的地方,像是醫院、養老院、學校、郵輪、運動會等場所,諾羅病毒就可以快速地造成人與人傳染,並不受高低溫及消毒環境所影響,而且,只需極少的病毒量便可傳播;常見感染途徑如下:
1.吃到遭諾羅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飲水
2.接觸被諾羅病毒污染的物體表面後,再碰觸自己的嘴、鼻或眼睛黏膜,造成感染
3.病人密切接觸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
因病毒類型不只1種,加上高度感染性,不管是手部接觸、共用餐具或飛沫接觸,都有可能「中招」。
諾羅病毒可施打疫苗預防嗎?
諾羅病毒因基因變異大,產生多種型別病毒株,即使已遭感染,仍無法對其他型別的諾羅病毒產生免疫力,未來仍有遭受感染的可能,目前也沒有疫苗可以施打。
由於諾羅病毒傳染力非常強,可藉由排泄物或嘔吐物人傳人,有案例即使在感染恢復後二星期內,其糞便仍有具感染力的病毒,務必要小心避免接觸。
如何避免感染諾羅病毒?
1.注意個人衛生及勤洗手:備餐前、進食前、如廁後及照顧病人後(包括為嬰幼兒或老年人更換尿布或處理排泄物之後),皆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
2.注意飲食清潔:蔬果要清洗乾淨,避免生食生飲,尤其是貝類水產品,應完全煮熟後再食用;若與他人共食,應使用公筷母匙。
3.病患用品立即清潔:為預防疾病傳播,受病患污染的衣物或床單,應立即更換,並以漂白水消毒環境或器物表面。
4.病患生活調整:病患應在腹瀉或嘔吐症狀解除後2日,再接觸健康的人或調理食物。
5.新生兒哺育:餵哺母奶可提高嬰幼兒的免疫力。
6.避免飛沫感染:出入公共場所及清理消毒病患之排泄物或嘔吐物時,應戴口罩,以避免飛沫傳染。
感染諾羅病毒後5大注意事項
對於多數人來說,只要補充足夠的水分、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時補充電解質,並在家隔離和休息,病症自然會漸漸淡化,過幾天就會完全痊癒,5大注意事項如下:
1.透過少量多餐的方式食用清淡飲食。
2.避免過油或高糖分的食物刺激腸道蠕動,加劇腹瀉。
3.注意營養的攝取,以幫助腸胃道細胞的修復。
4.特別注意個人衛生,經常且正確地洗手。
5.避免接觸傳染,以防將病毒傳染給家人或朋友。
如果過了3天病情仍沒好轉,或是出現不明的症狀,請馬上就醫詢問,為避免被其感染,應於症狀解除前不跟人群接觸、保持清潔衛生、不食用未充分加熱的食物,至於患有急性腸胃炎的病人,請暫時先不要下廚,以免在處理食物過程中散播病菌。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Hello醫師。(原標題:冬天狂腹瀉嘔吐?諾羅病毒症狀、感染途徑及5大感染注意事項) (相關報導: 確診新冠肺炎,每5人就有1人有長期後遺症!專家揭2種最常見症狀,3器官恐長期損傷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邱苡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