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流血衝突後,中國外長王毅首次出訪印度!專家:中印有望破冰但仍有猜忌

2022年2月19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以視訊出席第58屆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翻攝自中國外交部官網)

《美聯社》24日報導,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已於週四抵達印度。一名印度外交部官員向《美聯社》證實,王毅週五將會見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

有印度媒體稱,期間可能還會與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Shri Ajit Doval)見面。雙方討論議題尚不明確,但預料可能談論到烏克蘭問題、中印關係,以及今年將舉辦的金磚國家峰會等。

王毅出訪印度受到國際高度關注,因為這是自2020年中印爆發邊界流血衝突、兩國外交關係陷入低谷後,第一次有如此高級別的中國官員出訪印度。

2020年6月,在中、印兩國有領土爭議的喀什米爾地區,雙方爆發一場激烈衝突,造成20名印度士兵死亡,4名中國士兵喪命。

根據《美聯社》報導,兩國在「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都部署了數以萬計的士兵,輔以大砲、坦克和戰鬥機支持。自去年2月以來,印度和中國都從邊界部分地點撤軍,但依然在邊境保留額外部署的軍事人員。過去兩年間,雙方已經舉行了15次軍長級會晤,但對峙仍在繼續。

關鍵還是邊界

「中印關係根本的問題還沒解決,最大問題是邊界問題。」印度弗萊明大學副教授劉奇峰告訴《德國之聲》,他認為:「王毅接下來的會談,印方可能在等中方拿出什麼條件,再跟他們談。」

清華大學印度中心副主任方天賜則向《德國之聲》指出,「現在比較奇妙的是,雙方呈現對峙狀態,反而有一個比較硬的邊界。」他說,過去是軟性的邊界,中印在爭議地區時有衝突,如今「在有硬邊界的情況下,最近的衝突反而減少。」

「我不認為王毅出訪印度是去吵架的。」方天賜認為中印關係正處於盤整階段,王毅此行應會試想提出一些改善中印關係的方案。他說,中印邊界對峙問題始終無法解決,雙方關係也無法正常化,但近期「其實也有一些緩和的跡象。」

除了王毅出訪印度是重要指標,方天賜提到,印度早前派駐的新任駐中國大使,他過去曾是駐台代表,懂中文且熟稔中國事務,本來派任荷蘭,但任期尚未結束又派駐中國。外界解讀,「可能印度想派他去加速解決中印之間的談判。」方天賜稱,「從這幾個指標來看,中印有意願讓關係穩定。」

中國傲慢 印度不信任

中印關係存在長期的結構性問題。方天賜認為,中國在做決策時不太考慮印度感受,也不太重視印度關切的利益,「中國對印度的態度都比較傲慢。」在中印關係上,北京常常犯這樣的錯誤。

「中印關係仍是一個不對稱的安全威脅。」方天賜指出,「印度方面也容易把中國的舉動,解釋成專門對印度而來。有時中國不是刻意針對印度,但印度會放大,造成雙方缺乏互信的狀況會一直惡化,這會嚴重影響中印關係的長期因素。」

另一方面,劉奇峰認為在中印邊界問題上,「中方積極佈局,包含在邊界設基地,然後用蠶食的方法來慢慢鞏固他在實控線的話語權與實際掌控權」,相較之下印度的軍事硬體雖然在「四方安全對話」(Quad)為基礎的框架下有所進展,但進度較慢。 (相關報導: 法國總統大選》共和黨女將佩克赫斯開高走低,專家:若無法挺進二輪投票,傳統右派恐將分裂 更多文章

「中方已經變成單向化,希望以壓迫的方式,把局佈好,然後叫印度上談判桌,條件就是這樣,你們就接受。印度就不想這樣。」劉奇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