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國會大選將於9月24日舉行,《德國之聲》帶您看看自1949年以後,德國有過的8位總理。
第一任-艾德諾(基民盟)1949 - 1963

艾德諾是德國首任聯邦總理。在他任下,年輕的聯邦共和國成為主權國家,在外交上明顯以西方為導向。他的執政風格被視為頗為專斷。艾德諾出生於萊茵地區,也因此致力於將波昂作為西德首都。
第二任-艾哈德(基民盟)1963 - 1966

1963年,在基民盟黨內壓力下,87歲的艾德諾納辭職,艾哈德(Ludwig Erhard)成為他的繼任。艾哈德曾擔任經濟部長而受到歡迎。他倡導社會市場經濟,成為西德「經濟奇蹟之父」。他嘴邊總是叼著一根雪茄。每天要抽15根。1966年,艾哈德辭去總理職務。
第三任-基辛格(基民盟)1966 - 1969

基辛格(Kurt Georg Kiesinger)首次成立由基民盟和社民黨組成的大聯合政府。其任下,德國停滯的經濟重新獲得動力。緊急狀態法的制定,賦予國家危機時的特權,引發年輕人的街頭抗議。學生運動由此誕生。基辛格因過去與納粹的關聯而受到爭議。
第四任-勃蘭特(社民黨)1969 - 1974

社會動盪引發政壇更迭,勃蘭特(Willy Brandt)成為德國首位社民黨總理。他在華沙從前的猶太人聚居區紀念碑前下跪,請求對納粹時期暴行的寬恕,發出和解的信號。他成功改善與東歐國家的關係,並於1971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 (相關報導: 35歲那年,她決定投筆從政...「德國媽媽」梅克爾如何成為自由世界舵手? | 更多文章 )
第五任-施密特(社民黨)1974 - 1982

勃蘭特辭職後,同屬社民黨的施密特接任聯邦總理。其任內發生石油危機、通貨膨脹和經濟蕭條。施密特的執政風格乾脆利落。他強硬對待極左恐怖組織「紅軍旅」(RAF),不予讓步。施密特在一次不信任投票後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