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晚報
晚安,台灣昨夜地牛翻身,希望走走讀者一切安好!
日本東北上周發生規模7.3強震,數座火力發電廠暫時停機,加上異常寒冷的天氣使暖氣用電大增,讓東京位處的首都圈一度供電拉警報。面對迫在眉睫的缺電危機,日本22日籲請各界展開節電措施,否則恐造成300萬用戶被迫停電,東京鐵塔、晴空塔等地標都出現罕見的熄燈景象。
雖然隨著隔日天氣放晴,太陽能發電廠加入供電,但由於在地震中受損的火力發電機組尚需數個月時間修復,未來幾個月恐怕還會發生電力吃緊的狀況。
烏克蘭戰爭:留下的人
根據聯合國統計,逃離烏克蘭的難民人數已突破360萬人,《紐約時報雜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日前刊出了名為〈基輔市民〉的影像報導,將鏡頭對準那些留在首都的居民,本身亦為烏克蘭人的攝影師 Alexander Chekmenev 冒險拍攝的肖像,捕捉了當這座城市遭受攻擊,人們的堅韌、絕望和決心,他們說之所以選擇留下不離開,都是出自於愛。
26歲的 Vladyslav Malashchenko 原本經營一家專門聘僱身心障礙青年的麵包店,戰爭爆發之後,如同店名「Good Bread From Good People」,他決定開始向大眾提供麵包:「我的生性並不好戰,但我會烤麵包。」
同為33歲的 Taras Kobliuk 和 Nina Savenko 夫婦都是版畫藝術家,在安頓好7歲的女兒和父母後,兩人決定「用自身的力量保衛我們的城市」,加入了一支收集運送藥物的團隊,騎著單車冒險在基輔各處穿梭,晚上睡在地下停車場的小帳篷裡。 起初,他們住在地下二樓,隨後他們向上移動了一層樓,「我們變得越來越勇敢了,」 Nina 說。
Natalia Dolinska 原本是金融公司的主管,由於住家被炸毀、工作停擺,她加入了一個野戰廚房,與其他志工輪班蒐集物資或準備食物,她想告訴俄軍:「我們不需要『拯救』—沒有你們,我們也過得很好。」
43歲的外科醫師 Oleg Godik 戰前在一家兒童醫院工作,但隨著俄軍入侵烏克蘭,他的工作內容也隨之改變,和擔任麻醉師的妻子與就讀醫學院的女兒合力治療受傷的士兵與平民。「我相信我們最終會取得勝利,」 Oleg Godik 說:「但代價將不斷增加。」
性別號外
「所有女校(國中和高中)都將關閉,直到另行通知為止。」今天是阿富汗新學年的第一天,塔利班當局宣布各級學校重新開放,卻在最後一刻公告6年級以上的女孩因「技術性問題」禁止上學,還稱尚未為女學生設計出「符合伊斯蘭教法和阿富汗文化習俗」的制服。
多年來,塔利班控制的區域禁止女孩接受小學以上的教育。從阿富汗媒體發布的影像中,可以見到女學生被擋在校外後傷心哭泣:「我們也是人,為什麼不讓我們上學?我們的心在淌血……我們做了什麼?我們有什麼罪?」一位女生對著鏡頭問道。
【延伸閱讀】塔利班再臨:女性重返黑暗年代 (相關報導: 「烏克蘭早已成為戰爭的發源地」:明鏡週刊對話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 更多文章 )

不能只有我看到
- 她/他這樣支持烏克蘭
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俄羅斯獨立媒體《新報》(Novaya Gazeta)總編輯 Dmitry Muratov 宣布,將捐出他的諾獎金質獎章拍賣,把所得用於資助烏克蘭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