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窺平日大門深鎖的官方禁地!倫敦建築開放日,首相官邸、小黃瓜怪樓任你去!

倫敦建築開放日日前登場,平日門禁森嚴的官方重地都在這兩日開放,每年吸引上萬人參觀。(圖/Christine Matthews @geograph)

英國有許多著名建築物,像是造型奇特的「小黃瓜大樓」(Gherkin)、唐寧街10號等,平日不得其門而入,而一年一度這些建築敞開大門給大眾參觀,就是倫敦建築開放日。

(圖/pixabay)
倫敦著名的「小黃瓜大樓」(Gherkin)。(圖/pixabay
(圖/Leonard Bentley@flickr)
唐寧街10號是英國首相官邸。(圖/Leonard Bentley@flickr)

倫敦建築開放日(Open House London)從1992年開始舉辦,迄今25年,選在每年9月的某個週六及週日兩天,讓訪客欣賞一些平時不對外開放的建築物之美,完全免費。

除了唐寧街10號、「小黃瓜大樓」之外,著名的開放建築物還包括在影集「唐頓莊園」(Downton Abbey)、電影「王者之聲」(The King's Speech)當中出現,用來和白金漢宮以假亂真的「蘭卡斯特宮」(Lancaster House),位於白廳的外交及國協事務部(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等。

(圖 /Financial Times @wikimedia commons)
「蘭卡斯特宮」(Lancaster House)。(圖 /Financial Times @wikimedia commons)
Foreign_and_Commonwealth_Office_-_Durbar_Court(圖 /Colin @wikimedia commons)
外交及國協事務部(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圖 /Colin @wikimedia commons)

部分校園也會加入建築開放日,可參觀地點高達800多處,部分地點還有人帶領導覽,每年都吸引上萬人參觀。有些地方要排隊數小時,或是提前預約,首相官邸唐寧街10號甚至需要抽籤。

今年的倫敦建築開放日是16、17日,不少景點都排起長長人龍;外交及國協事務部等辦公地點則有員工或志工駐守,向參觀民眾講解建築物歷史。

(圖 /Adrian Pingstone @wikimedia commons)
外交及國協事務部(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圖 /Adrian Pingstone @wikimedia commons)

明年的建築開放日在9月22、23日,計劃造訪倫敦的民眾,屆時不妨把握這兩天機會,穿過那些平日總是上鎖的門,一窺門後美景。

文/戴雅真

責任編輯/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