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衛生單位及我國衛福部近期紛紛對非處方用的可待因(Codeine)祭出未滿12歲兒童及哺乳婦女禁令。請注意,這裡講的是「非處方」用喔,也就是醫師如果視患者需求,還是可以綜合考量利弊使用。但目前藥品外包裝多數尚未完成修改,民眾自己到藥局時,請注意別隨意亂買這類藥物給孩童及哺乳婦女使用喔。
國人得到小感冒時,自行買成藥的比率不低,近年來台灣人更是流行到日本買藥品或保養品,而多款在台灣流行的日藥這次禁令頒布後也都中鏢。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團隊醫師與藥師整理了相關資料與注意事項,以及可能不小心買到含有這類成分的日本感冒藥與咳嗽藥,一併在這裡提醒,趕快看看自己買的藥有沒有中鏢吧!
可待因 (Codeine) 是什麼?為什麼可以止咳?
可待因(Codeine)一開始是在19世紀時,被從鴉片中提煉出來的成分。鴉片是一種毒品,但同時也是一種止痛藥劑,從鴉片中可提煉出多種不同的止痛成份,而可待因就是在眾多鴉片類止痛劑中比較安全的選項之一。在20世紀時,化學合成可待因的技術成熟,因此醫藥界可較以往更大量取得可待因,使用也更為廣泛。
但除了止痛以外,可待因另外具有鎮咳的效果。研究發現,可待因是透過抑制體內痛覺神經的鴉片類受體(opioid receptor)達到止痛效果。如果作用在延腦時,則會抑制延腦的咳嗽反射,達到止咳效果。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在低劑量時可待因會有止咳效果,而高劑量(成人劑量每天15mg以上)時可發揮止痛效果,緩解輕度到中度疼痛。
在市售的感冒成藥、鎮咳藥丸、鎮咳藥水中,常可以見到可待因,醫師在處方中也會視狀況開立可待因給咳嗽較嚴重的患者。雖然可待因的安全性不差,但因為具有潛在的成癮性以及濫用問題,在台灣以及各國多被列為管制藥品管理。 [1-3]
可待因(Codeine)使用於兒童遇到了什麼問題?各國及台灣的使用建議
這麼廣泛使用的鎮咳藥物,怎麼會突然被禁止使用在12歲以下兒童與哺乳婦女的成藥中呢?事出必有因,近年來國外陸續有使用可待因造成呼吸抑制的案例,其中比較嚴重的是在2009年與2012年有因使用可待因造成3例死亡與1例嚴重呼吸抑制的案例 [4,5] 。
美國FDA也回顧了從1969年1月到2015年5月的不良反應通報,使用含可待因成分藥品於18歲以下兒童造成嚴重呼吸抑制的不良反應通報共有64個案例,其中有24位死亡,其中有21例為12歲以下孩童。
因此近年來各國陸續提出可待因使用建議,針對兒童與哺乳婦女(因為可待因會進入乳汁,哺乳婦女的使用也要小心),團隊幫大家整理如下:
國家/機構 | 最新可待因(Codeine)使用建議 |
美國FDA | 2017年4月正式提出[6] 未滿12歲兒童與哺乳婦女禁用 12-18歲青少年,有肥胖或睡眠呼吸中止症或嚴重肺部疾病則需謹慎使用 |
歐盟EMA | 2015年4月[7] 未滿12歲咳嗽與感冒禁用 12-18歲青少年有呼吸問題者不建議使用 |
澳洲TGA | 2015年10月[8] 未滿12歲兒童禁用 12-18歲睡眠呼吸中止症增殖腺扁桃體切除術後止痛禁用 (post adenotonsillectomy for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
加拿大Health Canada | 2016年7月[9] 未滿12歲兒童禁用 12-18歲扁桃體或扁桃腺體切除術後止痛禁用 codeine should no longer be used (contraindicated) in patients under 18 years of age to treat pain after surgery to remove tonsils or adenoids |
日本厚生労働省 | 2017年6月公告與建議,2019年開始實施[10] 未滿12歲兒童禁用 未滿18歲扁桃手術後止痛禁 |
而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於101年、102年、104年、106年5月都曾發布藥物安全資訊,一次比一次更加限縮可待因使用於兒童的條件與範圍,並於近日發布含可待因成分藥品臨床使用建議 [11]。 (相關報導: 日本最大製藥廠,驚傳混入廉價中國藥!感冒怎樣吃藥才安全,醫師提出3重點 | 更多文章 )

大家要注意的是,處方用藥指的是必須經由醫師親自診視後,開立處方箋,你才能向藥師領取的藥品。在醫師親自診視的狀況下,醫師可以依照患者臨床的狀況判斷使用可待因的好處與風險,如果認為有必要使用時,仍可開立可待因。並不是醫師只要開給12歲以下孩童就是錯誤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