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他們(俄軍)抓到,他們會逼迫你打開鏡頭,並說:『我所拍攝的一切都是謊言』。」
俄軍圍攻烏克蘭東南部大城馬里烏波爾3周以來,至少造成2300名平民死亡、超過80%住宅遭毀,缺糧、缺水、缺電、缺燃料、缺醫藥,街道上屍橫遍野,城內狀況宛如人間煉獄。《美聯社》22日刊出報導,記錄該社記者深入馬里烏波爾逾2週的所見所聞,以及俄軍如何「獵捕」記者,企圖全面封鎖當地消息。
馬里烏波爾(Mariupol)位於亞速海(Sea of Azov)北岸,克里米亞半島(Crimea Peninsula)與頓巴斯(Donbas)地區之間。俄羅斯在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鼓動頓巴斯親俄勢力發起內戰,如今則企圖攻佔馬里烏波爾以連結兩地,確保長期佔領。
《美聯社》(AP)攝影記者切爾諾夫(Mstyslav Chernov)與同事駐守馬里烏波爾超過2週,是該地遭俄軍圍攻以來唯一留守現場的新聞團隊。他們曾深入遭俄軍狂轟濫炸的醫院內,穿上醫護人員提供的白袍,一面躲避俄軍,一面記錄烏克蘭人民的苦痛。

留守馬里烏波爾的最後一批記者
切爾諾夫表示,當時十幾名手臂掛有烏克蘭標誌的士兵闖進醫院喊道:「你他媽的記者們都在哪裡?」切爾諾夫一邊思考這些人是否由俄軍所假扮,一面緩步向前走。眼前的士兵告訴他:「我們是來救你出去的。」
門外烽火連天,牆壁因砲擊而頻頻搖晃,烏克蘭士兵們堅持將切爾諾夫一行人帶離醫院。切爾諾夫和同事死命地往街上跑,穿過被炸爛的公寓和街道,然後被一個飛彈落下所造成的震波震倒在地。切爾諾夫全身緊繃、屏住呼吸,任憑一波又一波的震波撞擊胸口。
後來,一輛裝甲車將他們送其至地下室避難。切爾諾夫這時才明白,烏克蘭士兵為何冒著生命危險,堅持將他們從醫院內救出。「如果被他們(俄軍)抓到,他們會逼迫你打開鏡頭,然後說『我所拍攝的一切都是謊言』。若真如此,你們在馬里烏波爾所做得一切將化為烏有。」一名烏克蘭警察向切爾諾夫說道。


俄軍追捕記者,企圖封鎖消息
將時間倒回2月23日凌晨3點30分。切爾諾夫和攝影記者馬洛萊特卡(Evgeniy Maloletka)當時開著白色福斯廂型車,駛入馬里烏波爾。他們沿路採買雜貨、尋找備用輪胎,為一觸即發的戰事預做準備,雜貨店的收營員似乎覺得他們瘋了。不過,幾個小時後,戰事果真爆發。
馬里烏波爾人口約43萬人,戰事爆發最初便有四分之一人口逃出,儘管他們當時仍不相信戰爭即將來臨。切爾諾夫表示,俄軍隨後發動圍攻,切斷電力、水源及糧食,接著破壞手機通訊、廣播及電視台,其他記者則趁著音訊全面斷連前撤離。
選擇留守的切爾諾夫認為,俄軍全面封鎖訊息有2種目的:「製造混亂」和「逃避罪責」。他進一步指出,一旦切斷所有訊息來源,缺乏溝通與連結,人們會開始感到恐慌和混亂,整個城市便容易陷落。此外,俄軍只要全面封鎖馬里烏波爾的消息,外界就不會知道這裡有被炸爛的建築物、有垂死的兒童,俄軍便能為所欲為,甚至逃避罪責。 (相關報導: 台灣人想加入國際志願軍參戰 外交部:不鼓勵前往烏克蘭 | 更多文章 )
切爾諾夫對此表示:「在此之前,我從未覺得打破沉默是如此地重要......但如果沒有我們(的報導),真的什麼都沒有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冒著巨大風險,不惜遭俄羅斯當局追捕,也要讓世界看見這裡的慘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