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疫苗外交」失敗了嗎?泰國與印尼轉向「非中國疫苗」,帶有「反華情緒」的反疫苗訊息正在蔓延

(BBC中文網)

在亞洲各地,中國疫苗在為人們防禦新冠病毒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數百萬人正在接種中國的科興(Sinovac)或國藥(Sinopharm)疫苗。

但最近幾周,人們對中國疫苗的功效越來越擔心。一些曾經將中國疫苗視為其免疫計劃關鍵部分的亞洲國家已經宣佈將使用其他疫苗。

此舉不僅引發人們質問中國疫苗是否可信,也讓他們質疑中國在亞洲開展的疫苗外交。

印度尼西亞
印尼目前正經歷疫情反覆。

泰國和印尼發生了什麼?

上周,泰國宣佈改變其疫苗政策。泰國居民將混合注射科興和阿斯利康(AstraZeneca)疫苗,而不是兩針科興疫苗。

已經完全接種了科興疫苗的醫療工作者也將得到一種不同的疫苗,以加強效果。

印尼上周也宣佈了類似舉措,稱將給接種了科興疫苗的醫護人員注射莫德納(Moderna)加強劑。

此前有報導稱,數百名接種過疫苗的醫護人員感染了新冠肺炎,其中一些人(泰國2人,印尼30人)死亡。

這兩個國家的疫苗接種計劃實施緩慢,一直在抗擊新的疫情。泰國目前報告的感染和死亡人數創下新高,而在亞洲新冠疫情的風暴中心印尼,醫院裏人滿為患,氧氣短缺。

這兩個國家表示,他們正在謀求轉變,以增強保護能力。泰國官員援當地研究稱,混合疫苗可以提高免疫力。

印尼旅遊部長桑迪亞加・烏諾(Sandiaga Uno)最近曾告訴BBC,科興疫苗「相當有效」。

但世界衛生組織的全球疫情警報和反應網絡負責人戴爾・費舍爾(Dale Fisher)說,泰國和印尼政府選擇更換疫苗,實際上「表示他們對疫苗失效感到擔憂」。

但他也警告,關於醫護人員的感染和死亡情況沒有足夠信息,他敦促有關部門進行「徹底調查」。

科興公司尚未對此發表評論。

此後,馬來西亞宣佈在打完已有的科興疫苗後,將改用輝瑞的疫苗。

菲律賓和柬埔寨等其他亞洲國家仍在繼續使用中國疫苗。

中國疫苗
目前還沒有公開數據說明中國疫苗對Delta病毒的有效性。

中國疫苗有效嗎?

在世界各地的臨床試驗中,在預防有症狀感染方面,科興和國藥的滅活病毒疫苗已被證明有效率為50%至79%。

但它們在預防因新冠病毒引發的住院或死亡方面仍然非常有效——研究發現,科興疫苗在巴西的有效性為100%,在印尼的醫務工作者中有效性為96%至98%。

香港大學的流行病學家高本恩(Benjamin Cowling)教授說,在完全接種疫苗的人群中,仍有許多突破性感染,這可能由幾個因素造成。

一是中國的疫苗和其他許多疫苗一樣,可能會在接種一段時間後失效。泰國本周發佈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完全接種科興疫苗的人群中,其體內的抗體每40天下降一半。

另一個原因是,與真實感染相比,臨床試驗的數據規模更小,尤其是在印尼,每天感染人數激增,達到數萬人。

這也可能歸咎於更具傳染性的Delat變種病毒。印尼最近60%的病例中發現了這種變種,在泰國首都曼谷這一比例為26%。

目前還沒有公開數據說明中國疫苗對任何一種新冠變種病毒的效力。但高本恩教授說,初步研究表明,國藥和科興的滅活病毒疫苗,對Delat變種的抵禦能力比對原始病毒的抵禦能力低20%。 (相關報導: 中國疫苗抵抗變種病毒能力偏弱 專家呼籲盡快施打外國疫苗加強針 更多文章

他說,在預防新冠肺炎感染方面,沒有一種疫苗是完全有效的。儘管中國疫苗「不是100%有效,但仍挽救了許多生命」。專家強調,突破性感染並不意味著接種疫苗毫無意義,因為免疫有助於防止人們出現嚴重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