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兩大新冠疫苗近來成為了一些負面新聞的中心:在一些接種科興與中國國藥疫苗的國家,新增確診病例出現攀升勢頭,甚至還有死亡病例出現。
雖然有專家指出,這兩種疫苗同時也拯救了許多人的生命,但這些新聞還是使得人們對它們的有效性產生質疑。
這兩種疫苗均在低收入及中等收入國家得到普遍使用,因此這可能會帶來巨大影響。那麼,這種質疑聲音是否有道理?使用這些疫苗的國家政府又可以如何保護其國民呢?
兩支疫苗原理為何?
這兩種疫苗的研發公司均位於北京,分別為「科興生物」與中國國有企業「國藥集團」。兩家公司均採用滅活病毒(Inactivated virus,又稱不活化病毒)來誘導產生可以抗擊新冠病毒的抗體。
疫苗中使用的病毒在注射進入人體前已經被殺死,因此不會傳播新冠肺炎。
在巴西進行的一項大型試驗中,間隔14天接種兩劑科興疫苗對有症狀的新冠肺炎有效性為51%。而在多國試驗中,中國國藥疫苗的有效性結果更高,達到79%。

這兩種疫苗有一個關鍵特性:它們可以在常規冰箱溫度下保存,這使得在經濟狀況較困難、沒有條件使用特別儲存設施的國家更易使用。
科興與國藥疫苗已經在亞洲、南美洲及非洲部分地區共近100個國家得到使用。埃及與摩洛哥最近還宣佈,兩國將成為非洲最先開始生產這兩種疫苗的國家。
科學數據分析公司Airfinity表示,今年科興疫苗的產量可能達到29億劑,其中超過9億4300萬劑已經交付。
感染人口主要出現在哪?
在智利、蒙古及塞席爾等國家,儘管當地人口已經廣泛接種中國疫苗,但感染病例仍出現上升勢頭。
為應對感染性較此前變異毒株更強的Delta變種,智利重新開始宵禁,並再度對旅行進行限制。該國有70%的人口已經完成疫苗接種,大部分人使用的是科興疫苗。

印度尼西亞的疫苗接種計劃高度依賴科興疫苗。圖為2021年6月22日,一名印尼醫護人員在西爪哇進行的新冠疫苗接種推廣活動中展示裝有科興疫苗的瓶子。
而塞席爾與蒙古雖然人口較少,但最近他們的人均病例增幅均創下新高。
兩國均高度依賴中國國藥疫苗,且疫苗接種進度較快:塞席爾68%的成年人口已經完成疫苗接種,蒙古55%的成年人也已經完全接種疫苗。
而在印度尼西亞,該國主要的醫生與護士協會表示,已有至少30名接種兩劑科興疫苗的醫療工作人員去世。
疫苗失敗了嗎?
疫苗並不是影響這些國家新冠疫情的唯一因素。
印尼主要的醫生協會表示,一些醫療工作人員的死亡可能與合併症有一定關係。
印尼只有5%的人口完全接種疫苗。紅十字會稱,該國正「處在浩劫邊緣」,醫療工作人員每個班次持續時間長,面臨的暴露在病毒之下的風險更大。

尚未完全接種疫苗的人群早期進行聚集可能是智利病例增長的一個原因。圖為2021年6月16日,人們在聖地亞哥一個流動疫苗中心外等候接種科興疫苗。
在智利,一些專家將病例激增的原因歸因於人們在接種疫苗後太快聚集,尤其是只接種一劑疫苗,只能產生部分保護作用之後。
蒙古與塞席爾的官員均強調,大部分死於新冠的病人或重症患者尚未接種疫苗。但專家也指出,沒有疫苗可以給予100%的保護,因此我們應該預計會有一些例外情況的出現。
(相關報導: 還打得到嗎?全國莫德納疫苗「2天內將打完」 各縣市剩餘量曝光 | 更多文章 )「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預防嚴重病症及死亡。所有疫苗都在防止重症及死亡病例方面表現非常優異,」來自澳大利亞默多克兒童研究所(Murdoch Children's Research Institute)的菲歐娜·羅素教授(Fiona Russell)向《中國日報》(China Daily)表示。

科興與中國國藥疫苗都在試驗中對重症及住院治療病例表現高度有效。圖為2021年5月4日,中國國藥疫苗對新冠疾病有效性的相關展示在塞爾維亞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