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宗逸觀點:散布「疑美論」包藏禍心?獨立的台灣「疑美」一下又如何?

副總統賴清德。(資料照,柯承惠攝)

近日民進黨「準」主席賴清德,突然拋出「別受有心人『疑美論』影響」一語,看似非民進黨陣營者,個個都是「有心人」,要「包藏禍心」來「影響台美和諧關係」。只要不是民進黨專有的論述,就是「疑美」、就是「破壞者」!賴清德似乎忘了他在2017年,曾主張「親中愛台」,把台灣中國關係形容地無比如膠似漆,如此「親中」的賴清德,如今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又改變民進黨口號,由「抗中保台」退化至「和平保台」,「賴工作者」如此一夕數變,內宣或許有些管用,但放在國際格局看,其實並無多少水準。

所謂「疑美論」,其實來自2010年前後,美國某些學界所討論的「棄台論」(Say Good-Bye to TAIWAN)。當時的時空背景,為民進黨第一次執政,陳水扁第二任期大玩「迷航外交」,國際上專找「美國敵人」交往,如利比亞格達費政權及委內瑞拉前強人查維茲等美國死敵。陳水扁當時這個「自以為聰明」的外交戰術,導致當時小布希政權,將陳水扁治下的台灣視為「麻煩製造者」,公開與陳水扁政權槓上。

而台美關係史上,唯一直接由美國國安會(NSC)系統派任的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專心在美國反恐戰略,總管美國對台灣安全事務規劃,也遭民進黨大老邱義仁(二度任國安會秘書長)處處杯葛、醜化,甚至指包道格是共產黨「紅軍」,極盡抹黑之能事,也讓美國政府進一步認為民進黨「無藥可救」,故才有「棄台論」出現。此論後續發酵,也與接續的馬英九政府採取「親中」戰略,使台美關係天秤產生錯置顛倒危機,故此論一時成為美國政界討論台灣議題的熱門觀點。

根據〈維基解密〉(Wikileaks)2017年洩漏的內容,2011年11月11日,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希拉蕊,就曾在她與高級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談到一篇美國學者肯恩(Paul V. Kane)的文章《拯救我們的經濟,拋棄台灣吧!》(To Save Our Economy, Ditch Taiwan)中,有關「建議歐巴馬政府放任中國併吞台灣,藉此換取中國政府註銷對美的1.14兆美元債權,讓美國政府在不增稅的情況下,減緩可能到來的國債危機。」希拉蕊在郵件中回覆到,「我看了這篇文章,覺得這個想法很聰明,讓我們來討論吧…」(I saw it and thought it was so clever, Let’s discuss.)這個「郵電門」事件遭揭露,也是後來希拉蕊在總統大選中輸給狂人川普的關鍵因素,也是台灣出現大批「突然川粉」的原始來由。

包道格(左)曾自承無法與民進黨人溝通。(林瑞慶攝)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包道格(左)曾自承無法與民進黨人溝通。(資料照,林瑞慶攝)

從歷史緣由來梳理出「棄台論」出現,以及台灣內部「疑美論」發酵,事實上是民進黨自己執政時搞出來的事端。如今,再執政的民進黨,竟指責台灣輿論「有心人散布『疑美論』」,殊不知這是自己搞出來的禍事,如今又把這頂帽子給別人匆匆戴上。但是台灣作為一個自由獨立的「主權國家」,對於外國,不論是中國或美國,難道就不能存在一絲的「懷疑」嗎?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疑美,會賠掉整個台灣 更多文章

台灣如今處處「懷疑」中國將很快採取行動併吞台灣,難道同時就不能「懷疑」美國可能在關鍵時間「放棄台灣」嗎?不論就個人的教養、或是國家在國際政治棋局博奕的常識上,「質疑權威」(Questioning Authority)難道不是應有的基本常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