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確診一人的香港,精英大出逃的香港,風雨飄搖的香港,都是此刻香港

2022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重擊香港,單日確診人數一度逼近6萬人、死亡人數暴增,(AP)

一月中,香港爆發新冠肺炎第五波疫情,嚴重衝擊社會與政經局勢。

過去兩年,香港疫情控制得宜,據Google資料顯示,每日新增確診多在數十人之譜。然而,平緩局面在春節後陡然變化:2月4日、香港新年開工首日,新增確診來到131人,隔日新增確診351人,此後新增病例幾乎每天增加一倍,迅速壓垮開春之際的香港民心。3月2日至4日間,香港疫情來到最高峰,新增確診人數連3天超過5萬例,光是3日一天之內,香港就通報多達56,827個新增病例。依照香港大學最新數據模型推算,全香港確診者可能已超過72萬,亦即每十人就有一人確診。目前居家隔離者也多達30餘萬人。(延伸閱讀:深圳封城不只PCB遭殃、連鴻海龍華廠產線全面停工三天 供應鏈:史無前例!)

十人確診一人 病患與遺體被迫共處一室

確診人數創新高,病故案例也激增,尤其以遺體被迫堆放急診室最令人怵目驚心。有網民在討論區貼出照片,指在專門收治新冠肺炎病患的醫療中心-伊利沙伯醫院急診室內,幾位病患正躺在病床上,四周地面則堆放至少六具鐵灰色屍袋,裡頭正是遺體。

現有資訊顯示,香港公立醫療體系能量已嚴重透支,先是空間有限,大批確診患者(多半是年長者)被迫留宿室外,每當氣溫降低,患者與陪病者只能裹毛毯禦寒,令人為之不忍;還有醫生感嘆同仁疲於奔命,包裹遺體成了日常工作,他自己便曾在2小時內見到5名病患嚥下最後一口氣;此外,醫院太過擁擠,連在病患與遺體之間擺放布簾的空間也沒有,面對等待病床的數百位病患,「能做的已不多」,而目前香港公立醫院情況之惡劣,「比自己協助過的印度三等醫院更差」。

病故者多高齡 疫苗接種情況不理想

雖然至筆者截稿時,單日新增確診已降到1.3萬例、明顯較先前緩和,但防疫團隊仍然不敢大意,疾呼民眾盡快打疫苗。防疫團隊的憂慮其來有自,連同第五波疫情病故的3,780人,香港自2020年初開始已有3,993人因罹患新冠肺炎死亡,超越武漢市官方統計的病故人數3,869人,亦顯著高於台灣病故人數853人。

統計分析顯示,香港新冠肺炎病故者普遍有兩大特徵:年長、未施打疫苗。數據顯示,當地死者年齡中位數達85歲,60歲以上長者死亡案例占比達95.3%;全無接種疫苗或僅施打1劑的死者也接近9成,突顯疫苗對社會群體有一定防護力。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臨床助理教授薛達(Siddharth Sridhar)日前也在臉書指出,香港雖然經濟富庶,但香港地狹人稠、居住環境遠較其他地區更加緊密,加上公立醫療體系本就吃緊,在疫苗覆蓋率不足之下,第五波疫情造成慘重傷亡是「可預見的悲劇」。 (相關報導: 中國逾2/3省份爆發Omicron疫情,多地實施封城!輿論埋怨「香港連累深圳」 更多文章

北京高官接連發聲 警告意味強烈

由於香港爆發第五波疫情之際,正值中國大陸舉行「兩會」,確診人數迭創新高,自然掀起巨大政治效應。分管防疫工作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連日來多次針對香港防疫措施發出指示,被解讀是當局對特區政府應變的不滿。分管港澳工作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也說,中國大陸對香港列出的防疫需求可說「照單全收、有求必應」,但他同時提醒,「港府要承擔防疫主體責任」,令人感到話中有話。特別是當韓正得知,香港私立醫院體系婉拒收治新冠肺炎病患,他也點名批判此事;韓正對港澳政協委員直言,救人是醫護人員天職,在防疫告急的大局下,實在不應將病患拒於門外。至於特區政府上級單位-中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也在視訊會議指示:「特區政府的負責官員要勇於擔當、勇挑重擔、發揮好組織領導作用,以投身抗疫的實際行動來踐行就職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