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星期以來,基輔西側25公里的小鎮伊爾平,是俄羅斯和烏克蘭軍隊激烈交戰的戰場。俄國士兵的屍體散落在燒焦的軍用車輛和建築物被砲擊後的殘骸旁邊,6公尺外的油罐車後面,烏克蘭志願役士兵站在那裡,目不轉睛盯著大約450公尺外的混凝土攪拌機,因為它後面藏著從隔壁城鎮布查(Bucha)攻過來的俄羅斯軍隊,這些入侵者正伺機再下一城。
儘管俄羅斯擁有強大的軍事優勢,但位於基輔(Kyiv)西郊伊爾平(Irpin)的這條前線,在志願役與軍人的誓死守衛下,已經有2周沒有絲毫移動,光這樣就已是烏克蘭方的勝利。伊爾平前線指揮官卡斯帕(Casper,化名)指出:「俄羅斯人試圖向前推進,可他們沒想到烏克蘭人正在等著他們。」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14日刊出深度報導,挺進戰區採訪首都東、西兩條砲火不斷的前線──伊爾平和基輔東側的布洛伐里(Brovary)──剖析烏克蘭軍隊在戰爭爆發20天內保衛基輔的戰略、戰術和能力,以及俄羅斯明顯的戰術錯誤和對烏克蘭抵抗能力的誤判。
烏克蘭士兵對《華郵》表示,他們利用了俄軍本身的弱點,例如總使用可預測的戰略、對地形路況不熟悉、毫無準備應對激烈戰鬥等等。這些前線見證者的說法,與近來社交媒體流傳有關俄羅斯士兵面臨困境的影像並不相違,像是部隊耗盡食物、水和燃料,軍事車輛因為機械故障而停在路邊,一些士氣低落的俄國人表態投降。
如果俄羅斯地面部隊的進攻速度慢下來,那麼另外一個問題出現了:普京(Vladimir Putin)是否會升級對基輔的全方面空襲,以迫使哲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政府投降或逃離?到目前為止,首都的防空系統基本上躲過了重創哈爾基夫(Kharkiv)、車尼希夫(Chernihiv)等城市的空襲和砲擊。
11日,俄軍對卡斯帕所在的烏軍檢查哨加強攻勢,20至25發砲彈連環射出,摧毀了烏軍陣地旁邊的一座藍色大房子,但烏克蘭人並沒有還擊。「我們的目標是保衛我們的陣地,而不是攻擊俄羅斯人,」卡斯帕解釋道,他們希望保持通往布查的道路暢通,好讓更多平民順利逃難,還擊可能會適得其反,讓道路變成戰場。
軍事分析家認為這種策略很明智,因為烏克蘭軍隊無法與俄羅斯武器的威力相抗衡,需要保存小而充足的武器庫,不能浪費資源在反攻上面。
布洛伐里之戰窺見俄方戰術失策
幾天前,俄羅斯軍隊試圖從東北部進入基輔,戰車縱隊沿著主要公路向首都東邊的布洛伐里移動,但烏軍在城鎮間發動了伏擊,利用砲彈和反戰車飛彈,摧毀了幾輛坦克和裝甲車。烏軍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影片顯示,俄羅斯士兵逃出軍車,跑進樹林,一輛坦克緩緩停下,被火焰吞沒。(這些影片的真實性無法獨立核實,但與烏克蘭士兵和戰地醫生提供的戰況描述相符。)
(相關報導:
到院時骨盆碎裂、臀部脫落!俄軍無差別轟炸烏克蘭婦幼醫院,受傷孕婦不治母子均亡
|
更多文章
)
軍事專家分析說,烏軍的伏擊暴露了俄方的戰術有多無效甚至是莫名其妙,俄方讓戰車和軍用車輛在寬闊的高速公路上緩慢行駛,本來就很容易成為目標;車輛還彼此靠得很近,這使得烏軍發射一次砲彈便可以擊倒多台車輛;俄方也沒有部署步兵在樹林中或縱隊旁邊跟著車隊,以探測是否有埋伏。
分析人士說,同樣令人驚訝的是,其中一些戰車年代久遠且裝備不精良,甚至還有50多年前蘇聯時代的T-72主力戰車。「看到這個有點奇怪,」外交政策研究所(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俄羅斯軍事專家羅布‧李(Rob Lee)說,「基輔是決定性的任務與目標,但他們卻派出裝備老舊的部隊來攻佔。」
烏克蘭戰爭:3月10日,基輔東側的布洛伐里,一輛被棄置的俄軍戰車。(AP)
伊爾平設置重重防線
在基輔的另一邊,西北郊區的森林中,烏克蘭砲兵襲擊了俄軍在伊爾平和布查之內的據點,試圖打亂他們推進的步調。3月初,烏克蘭軍隊拆除了連接首都和伊爾平的橋樑,以阻止俄羅斯裝甲車通過。為了保證伊爾平失守不會連累首都,烏克蘭軍隊在被毀壞的橋墩到基輔市中心的聯外道路上,每隔100公尺左右就設置大型路障,例如水泥塊、油罐車、輪胎和沙袋。
在橋的另一邊,往伊爾平的入口處,志願役在山頭挖掘戰壕,埋伏在製高點攻擊俄軍。在山坡前,身穿迷彩服的烏克蘭軍人則部署在樹林後方和建築物內。緊盯著俄羅斯人前進基輔的必經要道。
烏克蘭戰爭:3月13日,在基輔西側城鎮伊爾平,一名烏克蘭士兵正在挖掘散兵坑。(AP)
伊爾平的烏克蘭檢查哨經常發生小規模對抗、你來我往的砲擊和激烈的街頭巷戰。「他們會來攻擊我們的所在位置,」34歲、曾是不動產經紀人的阿蒂姆(Artiem,化名)說,「然後我們也對他們發射砲擊,他們就撤回去了。」他說俄軍不太熟悉伊爾平的地理,有時會轉錯彎,導致戰車和裝甲車卡在小巷弄裡動彈不得,這時候潛藏在建築物內的烏克蘭軍人就可以發動奇襲。
現年30歲的志願役軍人扎多羅日尼(Igor Zadorozhny),握著步槍、信誓旦旦說著,烏克蘭軍正在等待平民撤離伊爾平,然後「我們就可以開始清理這座城市內」的俄羅斯人。他轉述從平民那裡獲得的情報──不少俄羅斯士兵搶劫房屋和商店,「他們沒有足夠的糧食、食物和水,也沒有足夠的燃料。他們很快就會疲憊不堪,我們會出動把他們攆出去。」
32歲的軍人羅曼(Roman,化名)說,一切都在幫助烏克蘭,仍有手機訊號的居民一直在向軍方提供有用情報,協助定位俄羅斯人的行蹤。
2022年3月6日,在伊爾平被俄軍炸死的烏克蘭民眾。(美聯社)
基輔郊區每條前線,烏軍面臨不能輸的局面
俄羅斯軍隊其實在2月24日開戰第一天就控制了伊爾平以北幾公里的安托諾夫軍用機場(Antonov Airport),當時許多軍事觀察家預計基輔將迅速被佔領,但迄今,俄軍仍被擋在基輔之外。「俄軍還沒有為非常規戰爭做好準備,」羅布‧李表示,「他們也不知道如何處理這種暴亂、游擊戰類型的情況。」
「烏克蘭這邊主要是與時間賽跑,」美國智庫「海軍分析中心」(Center for Naval Analyses)的俄國事務專家考夫曼(Michael Kofman)指出,「嘗試做其他事情會浪費他們可用的大量軍事潛力。他們有能力將俄軍趕出烏克蘭嗎?不。他們有能力贏得戰爭嗎?有的。」
2022年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美國記者雷諾德(Brent Renaud)在首都基輔西北方城鎮伊爾平(Irpin)殉職(FB)
雖然普京已經掌控黑爾孫(Kherson)和美利托波爾(Melitopol)等南部城市,但淪陷城市附近的馬里烏波爾(Mariupol)以及其他樞紐,如哈爾基夫、車尼希夫和蘇密(Sumy)仍在砲火中堅挺。
南部城市尼古拉耶夫(Mykolaiv)的情況也是如此,一個多星期以來,烏軍奮力在這裡阻擋俄軍向西南方的戰略港口敖德薩(Odessa)推進。這些地區的平民並沒有完全撤離,馬里烏波爾市議會指稱,自俄羅斯入侵開始以來,當地已有2187名居民喪生。
到目前為止,俄方進攻戰略──包圍並佔領首都,利用安托諾夫軍用機場作為更多坦克、裝甲車和其他武器的空中運輸樞紐──幾乎被烏軍守住。保衛烏克蘭的戰士擊落了幾架俄羅斯直升機,阻止俄羅斯裝甲車隊進入首都,同時動員堅實的防空系統來應對空襲和飛彈襲擊。
「最大的問題是(俄羅斯)並沒有籌畫適當的軍事行動,」考夫曼說,「他們以為只要開車進來就好,不會需要交戰。這種誤判導致了很多災難,因為他們根本沒有預料到。」
2022年3月12日,從伊爾平撤往基輔的烏克蘭難民。(美聯社)
《華郵》並指出,美國和北約和歐盟等20多個其他國家,雖已承諾向烏克蘭軍隊運送大量武器,包括標槍反裝甲飛彈、刺針防空飛彈、機槍和狙擊步槍,但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新添加的武器有多少已經送到基輔烏軍手上,因為烏軍仍靠者手頭的武器庫與調整戰術在作戰。
12日,在砲彈不斷的轟鳴聲中,黑煙從布查鎮上空升起。「我們到處都埋設了反戰車地雷,」卡斯帕笑著說道。
烏克蘭戰爭:3月13日,在基輔西側城鎮伊爾平的遺體。(AP)
致各位讀者,
在對抗暴政與無端侵略的戰爭中,每一個堅持自由民主信念的人們都很重要。關於協助烏克蘭,我們能做的事包含:
─ 加入世界各地的支持烏克蘭集會或組織團結活動。
─ 分享有關烏克蘭的真實資訊,拒絕接受錯假訊息。
─ 為烏克蘭與所有受影響的人們祈願。
─ 透過小額捐款支持烏克蘭:協助烏克蘭軍人與其家人的NGO、國際人道救援組織募資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