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失智症目前仍被認為是種無法痊癒的疾病,失智照顧是一條漫長且充滿挑戰的道路。家屬不只多了財務負擔,同時,也影響了生活品質,尤其,讓失智者留在家中照護,可能帶來身體病痛和心理疲憊,長期照護需要許多配套措施,台灣目前有以下這些機構、單位可供失智症資料的諮詢,及相關照顧服務的申請,醫療、社區資源眾多,請善加利用。
全國性失智症相關協會與基金會
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電話:(02)2332-0992
天主教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電話:(02)2365-7780#14
醫療診斷
各醫療院所之精神科(身心科)專科醫師,神經內科專科醫師或失智症門診、記憶門診等,皆可提供診斷,治療及照護諮詢。
社會福利
受到失智症的影響,個人的日常生活功能會出現功能障礙,且此疾病可能慢慢地逐漸惡化。依政府規定,經診斷為失智症,可視需要申請「身心障礙手冊」。
但需注意初次就醫時,是無法立即申請身心障礙手冊,醫生必須經檢查、診斷,及觀察病程等,經三到六個月才能確定診斷以及協助申請身心障礙手冊。
此福利可減輕病友及家人之部份負擔,詳細申請流程、補助內容可至「台灣失智症協會」網站查詢,或洽縣市政府社會局,或醫療單位醫師、護理師或個管師。
「身心障礙手冊」申請流程:須準備一吋半身照片三張,身分證影本或戶口名簿影本,私章。(委託申請者,受委託人另應檢附授權書及個人身分證影印本)。
首先到戶籍所在地的市公所社會課提出申請,並取得「身心障礙者鑑定表」,接著攜帶身心障礙者鑑定表到指定之鑑定醫療機構(通常是原就診醫院)辦理鑑定。經鑑定符合資格者,由市公所核發身心障礙手冊。
重大傷病
並不是每位失智者皆可申請重大傷病卡,依據健保局規定之重大傷病範圍(ICD-9(290))為老年期或初老期器質性精神病,因此,當失智者如無伴隨發生顯著之精神病症狀(如妄想、幻覺等),且病情不夠嚴重者,健保局常不予核准重大傷病卡的申請。
初次就醫時,是無法立即申請重大傷病卡,醫生必須經檢查、診斷,及觀察病程等,經六個月才能申請。
請向醫師提出需求,開立重大傷病卡申請診斷書,經健保局認定符合資格者,由健保局核發重大傷病卡。
認知促進-瑞智學堂
宗旨在於讓失智者聚在一起,參與有助功能促進之活動,學習克服記憶困難之方法。相關資訊,可洽「台灣失智症協會」之失智關懷專線。
部分縣市政府也有委託民間機構辦理類似活動,可洽衛生局、長照中心、社會局等。
職能治療所/物理治療所
經政府立案之私立治療場域,提供個別化,或是小團體之認知刺激治療,主要在活化腦部,促進日常生活功能,延緩失智症病程。可詢問各地物理治療師公會,職能治療師公會等。
日間照顧
多數日照中心以輕、中度失能或失智症者,且無法定傳染病者為收案標準。詳情請直接與日間照顧機構聯繫評估。費用補助方面,可以電話申請,或親自前往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洽詢。
社區據點
衛福部獎助辦理失智社區服務據點,針對已確診的失智者,或是疑似失智的個案,提供健康促進活動。
包括由人員帶領團體活動,以維持失智者之最佳功能狀態。提供電話問安諮詢及轉介服務,提供電話關懷,以掌握失智者平常的生活狀況,及適時給予服務及及家屬照護支持。
進行關懷訪視服務,藉由專業人員或志工到家中訪視,以期能關心失智者起居生活,給予溫暖及支持。透過家屬支持團體彼此分享與鼓勵,抒發照顧者的壓力。不定期辦理家屬照顧技巧課程與健康講座,提升照顧者的照護能力。
詳情請直接與社區據點聯繫,或向各縣市衛生局及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洽詢。
長照資源
各縣市政府下設立有「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提供民眾單一服務窗口。有各類長期照護相關資源轉介與福利諮詢的問題時,可透過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的協助,讓民眾獲得適切、完整的福利資訊與妥善的照護服務。
家屬可以向當地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申請相關資源補助。以電話或親自到各戶籍所在地的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洽詢及申請。
服務內容包含照顧服務(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及家庭托顧),交通接送,餐飲服務,輔具購買、租借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居家護理,居家及社區復健,喘息服務,長期照顧機構服務,失智症照顧服務,原民族地區社區整合型服務,小規模多機能服務,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成立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複合型日間扶助中心與巷弄長照站,社區預防性照顧,預防失能或延緩失能之服務,延伸至出院準備服務,居家醫療等。
諮商輔導
若照顧者在調適上有困難,或者需要專業諮商,甚至是醫療的協助,請與各地諮商協談中心、各縣市政府的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聯絡,亦可洽詢失智關懷專線。
部分醫院設立有諮詢門診,提供衛教,或經由精神科門診,可提供相關諮商輔導或心理治療等協助。
防止走失
直接報警
倘若失智者走失,請逕行報警,不須等待二十四小時。請提供失智者的照片,證件,特徵等資訊給警方。
也可與失智症相關團體聯繫(0800-474-580),或與失蹤老人協尋中心(0800-056-789)聯繫,另外,也可尋求廣播(警廣空中派出所0800-110-110),社群媒體等共同協尋。
愛的手鍊
申請愛的手鍊及相關匯款事宜,請直洽(02 )2597-1700,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失蹤老人協尋中心」辦理。
需先下載申請書填寫,並附上身分證正、反面影本一份,醫院診斷書或身心障礙手冊或派出所走失記錄證明。將相關文件郵寄或親送「失蹤老人協尋中心」辦理(地址:台北市民權西路79號3樓之2)(請附掛號回郵信封,需貼足三十元郵票)。
指紋捺印
內政部警政署開辦自願指紋建檔服務,希望透過指紋辨識特徵,協助失智者儘速辨識身分,安全返家。
辦理指紋捺印需要失智者親自前往警察局捺印指紋。當失智者不願意前往警局時,家屬可利用帶失智者參加宣導活動時,攜帶事先備妥的文件,前往辦理。許多失智症相關協會常利用辦理活動時,巧妙搭配警察機關辦理指紋捺印。可多留意相關訊息。
衛星定位
可自費向「個人衛星定位器」廠商購買。若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有走失之虞,且具獨力外出能力的失智者,可申請身心障礙者輔具費用補助,以補助購買「個人衛星定位器」之費用。
流程須先到輔具中心,申請輔具評估 ,接著攜帶輔具評估建議書與身心障礙手冊到縣市政府的社會課申請核定。收到核定公文後,於規定時限內完成購買,再持購買發票與保固書,到社會課申請補助款。
愛心布標
透過QR code概念,家屬可將愛心布標縫在失智者常穿的衣服、背包、帽子上,以利警察或路人辨識及協助。
台灣失智症協會愛心布標申請,約需七至十個工作天。申請者可自行到協會取件,也可以附三十元回郵信封與完整收件人及地址,協會將以回郵信封寄回。
看護工申請
一般失智者:需準備身分證、健保卡、照片、證明書文件,向醫院申請開立「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由醫事人員進行綜合評估。
醫院將「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正本寄給申請人,副本通知申請人現居地的長期照顧管理中心。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會先電話聯繫申請人,以本國籍照顧服務員辦理媒合。
如申請人有正當理由無法僱用長照中心所媒合之本國籍照顧服務員者,得自開立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之日起十四日至 六十日期間內,向勞委會職業訓練局申請招募外籍看護工。
要提醒的是,證明書效期為六十日,倘若逾期後,才想申請外籍看護工,則須重新申請證明。
原已持有級別為重度、極重度等級之身心障礙手冊者,且其障礙項目為失智症、平衡機能障礙、智能障礙、染色體異常、先天代謝異常、植物人、精神病、其他先天缺陷、多重障礙者。可直接持身心障礙手冊,到申請人現居地的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申請,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會先以本國籍照顧服務員辦理媒合。
如申請人有正當理由無法僱用長照中心所媒合之本國籍照顧服務員者,得自開立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之日起十四日至六十日期間內,向勞委會職業訓練局申請外籍看護工。
機構照顧
照顧機構依設置標準,可略分為養護機構(六十五歲以上,日常生活需他人協助,無技術性護理),長期照護機構(六十五歲以上,含技術性護理),以及護理之家(無年齡限制,含技術性護理)。
其費用不等,通常來說,設置來照護難度複雜度較高的機構,其費用也較高。
若以失智症機構式照顧來看,現有三種模式:混合型(失智加失能)、專區型(失智症專區)、專責型。
機構式的照護,除了有專業的護理人員協助身體評估、護理服務,還有照顧服務員提供日常生活協助,另配置有社工師等提供相關的福利資源。
詳細收費數目,或是否有補助,需逕洽各機構。記得詳讀定型化契約書中的收費原則,並和機構多加確認,以了解照護費所包含項目,以及額外衍生的費用。
失智者團體家屋
這是提供失智者一種小規模,生活環境家庭化及照顧服務個別化的服務模式。滿足多元照顧服務需求,並提高其自主能力與生活品質。
照顧服務員及工作人員都有受過失智症相關訓練,依個人喜好,制訂個別生活照顧計畫,以協助失智者維持其日常生活功能,安心過日,延緩退化病程。
收住標準以經醫師診斷為中度以上失智為原則,但仍具行動能力,需要被照顧的失智者。
監護或輔助宣告
失智者可能會對金錢、財產以及生活行為失去辨識與處理能力,導致不自覺的揮霍財物,或是容易遭到詐騙集團欺騙,產生財產被侵佔,或是非法移轉財產等事宜,進而引起許多法律糾紛。可考慮進行監護或輔助宣告。
流程:需準備診斷證明書、戶籍謄本、民事聲請狀,向法院(受監護宣告人戶籍所在地之法院)提出聲請,並付裁判費一仟元。
接著依受理之法院,指示前往指定鑑定機構接受鑑定,鑑定費用需自付。
若達到法律所規定宣告監護者,由法院裁定監護宣告。若法院認為未達宣告監護程度時,得為輔助宣告。
收到裁定書後,攜至戶政事務所,辦理監護宣告登記。完成監護宣告登記後,法院將會選出監護人,指定開具財產清冊人,於兩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陳報法院。
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
上述醫療及社區服務資源項目繁多,申請手續及方式也有些不同,除向各地區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統一洽詢外,衛福部將於近期補助全國地方政府,設立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
由失智症個案管理師來協助失智者及其家屬,了解目前可申請的服務與資源,也接受失智者及家屬的申請,提供照護諮詢的服務,好讓失智能得到適當的照護。
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失智症研究中心 主治醫師臺北榮民總醫院安寧緩和共照醫師台灣失智症協會 理事教育部定助理教授陽明大學醫學院 助理教授國際阿茲海默氏症協會(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世界失智症青年領袖(World Young leader in Dementia)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 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