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進入第18天,首都基輔的攻防戰成為焦點。俄軍目前距離基輔城區只剩25公里,以火砲與飛彈狂轟濫炸東北方周邊村落。俄方並揚言將攻擊西方國家支援烏克蘭軍火的車隊,引進約1萬6000名中東傭兵。
烏克蘭西部大城利沃夫(Lviv)13日清晨傳出爆炸聲,軍事訓練基地「國際維和與安全中心」(IPSC)遭到俄軍飛彈空襲,造成至少35人死亡、134人輕重傷。「獅城」利沃夫距離波蘭邊界僅約80公里,人口約72萬,是烏克蘭第六大城,聚集了大批從烏克蘭東部與北部逃離的民眾,先前還能倖免於俄軍砲火,如今情勢發展堪憂。
7:44 am in #UkraineSirens are crying. Enemy is closer. 8 missies at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Peacekeeping and Security military training base in Lviv Oblast.It’s Western Ukraine.Having my morning war coffee. Mom is going to the market. Soldiers are fighting. pic.twitter.com/Wto4meqTdD
— Yaroslava Antipina (@strategywoman) March 13, 2022
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Sergei Ryabkov)12日揚言,西方國家如果持續軍援烏克蘭,其運輸車隊將成為俄軍的「正當目標」。各方擔心一旦情勢失控,恐將引發俄軍與北約(NATO)直接衝突。美國日前才向烏克蘭送出2億美元的軍事裝備,包括反戰車武器、防空系統、小型武器。
烏克蘭期望加入北約,是俄羅斯開戰的最主要藉口。但也由於烏克蘭還不是北約成員國,因此北約迄今堅持不會派兵參戰,也不會在烏克蘭領空畫設針對俄羅斯空軍的「禁航區」(no-fly zone)。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更強調,不會讓烏克蘭戰爭升高為美俄直接衝突,甚至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基輔(Kyiv)之外,侵略俄軍持續攻擊哈爾基夫(Kharkiv)、馬里烏波爾(Mariupol)、尼古拉耶夫(Mykolaiv)、聶伯城(Dnipro)、車尼希夫(Chernihiv)、蘇密(Sumy)等地,造成慘重的生命財產損失,馬里烏波爾更是達到「人道災難」的程度,已有近2200名平民死於戰火。烏俄雙方近來屢次協商開闢「人道走廊」撤離平民,但俄軍屢次以砲火毀約。
英國國防部最新戰報指出,俄軍目前企圖包圍東部地區、哈爾基夫與馬里烏波爾之間的烏克蘭政府軍主力。來自克里米亞(Crimea)的俄軍則繞過尼古拉耶夫,兵鋒直指黑海(Black Sea)最重要城市奧德薩(Odesa)。但俄軍各路攻勢都遭遇烏軍強烈抵抗,因此付出高昂代價。
俄羅斯獨裁狂人普京(Vladimir Putin)2月24日下令19萬大軍三路入侵烏克蘭,鏖戰至今戰果有限,但已造成逾250萬烏克蘭人淪為難民。據烏克蘭軍方統計,已經擊潰俄軍31個營戰術群(BTG),殲敵超過1萬2000人,擊斃3名高階將領,摧毀374輛戰車、1226輛裝甲車、140具火砲;烏軍則有約1300名官兵陣亡殉國。
俄羅斯則宣稱摧毀烏克蘭3687處軍事設施、99架軍機、1194輛戰車與裝甲車、443座野戰砲。

二戰之後歐洲最大規模難民潮正從東向西淹沒諸國。緊鄰烏克蘭西南部的摩爾多瓦(Moldova)全國人口不過260萬,卻已逾27萬烏克蘭難民湧入,其中逾10萬人會至少暫時居留,已對這個窮國造成相當沉重的負擔。摩爾多瓦總理加夫里利察(Natalia Gavrilița)12日緊急向全世界求援。 (相關報導: 對抗侵略者的新生命》烏克蘭的勇敢孕婦,戰火中驚險生下寶貝女兒! | 更多文章 )
目前歐美國家除了全力為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經濟援助與人道援助,也對俄羅斯祭出規模史無前例的經濟與金融制裁,讓它超越北韓與伊朗,榮登「全世界被制裁最嚴重的國家」,淪為全球經濟體系的「化外之國」(pariah state)。俄羅斯財政與經濟正面臨嚴重危機,盧布持續貶值,股市停止交易,但普京目前還沒有讓步的跡象。
致各位讀者,
在對抗暴政與無端侵略的戰爭中,每一個堅持自由民主信念的人們都很重要。關於協助烏克蘭,我們能做的事包含:
─ 加入世界各地的支持烏克蘭集會或組織團結活動。
─ 分享有關烏克蘭的真實資訊,拒絕接受錯假訊息。
─ 為烏克蘭與所有受影響的人們祈願。
─ 透過小額捐款支持烏克蘭:協助烏克蘭軍人與其家人的NGO、國際人道救援組織募資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