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滅活疫苗 文章列表
#
滅活疫苗
約 8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這麼高的新冠死亡率不OK!」台大教授籲:陳建仁內閣要做這政策救國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於臉書發文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步入第4年,台灣的新冠死亡人數卻居高不下頗令人擔憂,並呼籲剛上任的陳建仁內閣擬定1個溫暖堅韌的新冠疫苗接種計劃,提高長輩們的疫苗接種覆蓋率,是最迫切要做的1項救國救民的大政策。
李思琪
2023-02-06 04:40
新聞
國際
兩岸
北京大學研究:中國多達9億人染疫!防疫權威:重症高峰還未到來,疫苗接種錯失良機
北京大學一個研究團隊稱,中國新冠感染率已達到64%,感染人數累積約9億。流行病學家曾光則指出,全國範圍的重症高峰還未到來。他還指出中國疫苗接種曾錯失良機。
德國之聲
2023-01-15 1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彭博社:美國通過各種管道提議向中國供應mRNA疫苗,但均遭北京拒絕
儘管疫情已近爆炸式增長,但中國仍一再拒絕接受美國提供的疫苗。彭博新聞社星期五(1月6日)報導說,由於擔心出現新的變異毒株及其對經濟的衝擊,甚至導致全球疫情大流行捲土重來,美國已反復通過各種管道提出向中國提供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等援助,但是中國一直不願接受。
美國之音
2023-01-07 19:48
新聞
國際
兩岸
經濟
2023展望》三位專家預測:中國未來一年是否犯台?經濟、疫情、示威如何發展?
對中國來說,2022是重要的一年。習近平成為中共史上第一位3度連任的領導人──但這完全在意料之中。真正的意外發生在11月,中國全境爆發針對習近平「動態清零」政策的大規模抗議,為該國1989年天安門學運以來最大規模的示威活動。北京首先鎮壓了異議,然後快速放開大部分封控措施,政策突如其來的大轉向,導致疫情迅速在該國蔓延,藥品不足、醫院爆滿。
蔡娪嫣
2022-12-25 17:10
國際
兩岸
中國春運前「解封」,當心疫情大爆發!研究警告:130萬至210萬人恐喪命
在決定放棄「動態清零」之後,中國正面臨病例暴增、數百萬老人未完全接種疫苗、醫院缺乏醫療量能等嚴峻挑戰。根據中國國家衛健委12日公布統計,前一天全境新增8800多例確診,比月初單日破3萬的新增確診人數還少了許多。
蔡娪嫣
2022-12-13 00:10
國際
兩岸
北京防疫態度轉變,14億人終於走到「清零」盡頭?專家:中國還沒準備好
中國當局3年來堅持新冠防疫清零路線,不僅嚴重破壞經濟,也燃起公眾不滿怒火。在全國十幾個城市爆發前所未有的「白紙革命」示威後,北京似乎開始調整其嚴格的動態清零政策。負責防疫的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11月30日、12月1日連開兩場疫情防控座談會,並指示中國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
蔡娪嫣
2022-12-02 23:00
新聞
政治
祖籍「湖南說」遭蔣萬安譏「改人設」 黃珊珊回擊:我對出身不會攀附他人
對於去年民間捐BNT疫苗是否遇到阻力,前衛福部長、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說是掮客和「境外勢力」,今天又指如果擋只會擋中國製的滅活疫苗。無黨籍台北市長參選人黃珊珊15日下午被問到此事時回應,「自己做的事情又說別人」,黃也反問,如果是大陸在擋,「為什麼總統出面就可以,是總統跟大陸直接打電話嗎?這怎麼會是這樣?如果是大陸,總統出面也不會有用啊。」
潘維庭
2022-09-16 01:16
新聞
國際
兩岸
被中國民眾罵翻的上海防疫:全市封鎖、悲劇頻傳,疫情失控恐影響習近平連任布局!
上海突然封城震驚了中國政界,前幾天當地官員還表示不可能在這2300萬人口的城市採取封控。既然事情已經發生,它還引發了其他揣測,關於今年秋天中共20大召開之前的官員人事調動……
蔡娪嫣
2022-04-01 03:10
國際
東南亞擔心要在中美之間「選邊站」,最新民調:迫不得已,57%受訪者選擇美國
東南亞是中美爭霸的主要競技場之一,當地民眾如何看待這兩個國家?最新民調顯示,兩國在當地的好感度均有所上升,受訪者總體上依然更信任美國。值得一提的是,東南亞內部在對華議題上有著明顯的分歧。
德國之聲
2022-02-17 1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Omicron大軍壓境,中國何時放棄清零政策?專家:恐怕要等國產mRNA疫苗上市!
北京冬奧會臨近,中國多個城市卻爆出新冠感染疫情。中國迄今的防疫政策面臨考驗,一旦失敗將造成巨大後果,而且全世界都會感受到影響。
德國之聲
2022-01-25 00:0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風評
風評:高端飢餓行銷,蔡英文的「亂循環」
殷鑑不遠,只是沒想到所謂「不遠」,竟能這麼近。去年六月疫情初起,「準封城」三個月,「疫苗之亂」就吵了三個月,直到民間順利採購BNT,就為了一支未經完整三期人體實驗的疫苗;半年過去,Omicron來勢不善,防疫中心才確定施打追加劑的政策,從完成二劑施打滿五個月縮短為滿三個月(八十四天)即可施打,這個不是問題,麻煩的是,加強劑的「亂源核心」又是高端!
主筆室
2022-01-17 15:20
國際
兩岸
新加坡衛生部長:防止染疫者死亡,莫德納和輝瑞大幅領先中國的科興和國藥
自從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以來,世界幾種主要疫苗的抗疫效力對比就一直是各界關注的一個重要話題。而新加坡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莫德納(Modena)和輝瑞(Pfizer)疫苗在防止新冠染疫者死亡這一點上,大幅領先中國研發的國藥(Sinopharm)和科興(Sinovac)疫苗。
美國之音
2022-01-13 01:00
新聞
國際
中國滅活疫苗3劑也擋不住Omicron,加強針該怎麼打?星馬等購買國家也傷腦筋
一年前,中國公衛專家曾預期該國獲得群體免疫後,可以在2022年安全地向世界重新開放。上個月,中國終於實現14億人口80%以上接種兩劑疫苗的艱鉅目標,但距離開放邊界恐怕還有很長的路,因為當局恢復了兩年來最嚴厲的控制,許多地區已經全面封鎖,以遏制具有高度傳染性的Omicron新冠變種病毒。
蔡娪嫣
2022-01-11 22:04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一帶一路,崎嶇回家路》剋扣工資、扣留護照、毆打、自殺,中國工人印尼打工的慘痛遭遇
「救命吶,救我一下,我在這里上班的工資他們也不給我啊,現在生活費也不發了。」來自中國湖南的羅向前(化名)躺在工地用集裝箱改建的宿舍里那張鐵架牀上,給他聯繫過的志工組織和記者在發信息。
BBC News 中文
2022-01-11 02:00
新聞
國際
科技
回顧2021》元宇宙、基因療法、太空旅行、新冠疫苗與藥物:盤點最新科技的重大進展
英國知華專家談中西對立中氣候合作可能性
BBC News 中文
2021-12-28 16:00
新聞
國際
「無須執著mRNA疫苗」科學家:第三劑追加哪牌新冠疫苗,都能提供強大保護力
Omicron變異株因大量突變且傳染力恐更甚Delta株引發全球擔憂。一份最新大型研究顯示,無論追加哪一種牌子的COVID-19疫苗,都能提供強大保護力。
中央社
2021-12-03 14:11
新聞
國際
兩岸
不再追求永遠達不到的「群體免疫」,全球各國抗疫策略轉向「全民接種」
群體免疫的概念被華語受眾熟知源於2020年疫情從中國蔓延至英國後,英國採取的爭議性敞開城門引入新冠病毒措施,用自然免疫的方式達成群體免疫以在全社會產生抗疫。
BBC News 中文
2021-09-22 08:10
新聞
國際
兩岸
現有疫苗有效性屢遭質疑,中國加緊自主研發mRNA疫苗
中國現有疫苗輸出後有效力遭質疑,而中國國內正在堅決執行「清零政策」,以期達到用暫時的封閉物理空間的辦法來提高其國內新冠疫苗接種率的目的。因此中國急需一款有效力更高的mRNA疫苗來幫助其提高疫苗接種率,引進國外現有成熟技術是最快的選擇。但中國似乎傾向於自主研發mRNA疫苗。
BBC News 中文
2021-09-16 17:40
新聞
政治
中官媒稱「台人集體舉五星旗」慶BNT到貨!網民驚覺異狀問這句
台積電、永齡及慈濟捐贈的BNT疫苗,首批93萬劑預計今(1)日晚間運抵台灣。對此,中國官媒《東南衛視》發表影片聲稱台灣民眾集體高舉五星旗,歡慶這批中國公司「參與研發」的復必泰疫苗到貨,影片中有2名年長男子在總統府前舉五星旗,雖有中國網民樂得直呼「要讓五星紅旗在台灣高高飄揚!」也有網民發覺集體舉旗說法不對勁「諾大個台灣就剩這幾個人了?」
陳煜
2021-09-01 13:46
VIP
評論
兩岸
新新聞
專欄
賈選凝專欄:中國抗疫代言人張文宏險些被拉下神壇
過去一年裡,傳染醫學專家張文宏當屬中國形象最好的抗疫代言人。他既因站在疫情一線具備實戰經驗而有專業上的公信力,又能用溫和理性的抗疫話語撫慰公眾,所以被認為是「中國醫學界、公眾以及政府的最大公約數」。
賈選凝
2021-08-27 13:50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