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宮崎駿的動畫總是能成為經典?堅持30年的快樂工作哲學,難怪看完電影都會淚流滿面

《神隱少女》是一部刻畫人性和現實的經典電影作品。(圖/取自Imdb)

編按:吉卜力動畫公司(スタジオジブリ)導演宮崎駿畫出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像是《神隱少女》、《龍貓》、《霍爾的移動城堡》等,其細膩的畫風與感人的劇情深受全球影迷喜愛,更開創一條獨樹一格的畫風,但你知道,其實一部2小時的電影,需要動用上百位動畫師,熬夜畫上2年的時間才能製作完成,究竟宮崎駿是如何將這份艱難的工作變成喜愛的事呢?一起來看看他堅持30年的工作哲學!

動畫導演宮崎駿總是跟年輕的工作人員說,製作電影有三大原則──第一是「有趣」,第二是「有價值」,第三是什麼呢?

我在電視上看過節目介紹宮崎駿導演製作動畫的現場。

宮崎駿導演一邊抖腳,嘴巴不斷嘟噥著讓人吃驚的話;「真麻煩!」、「怎麼這麼麻煩!」、「事情這麼麻煩,該怎麼辦?」、「沒有比這更麻煩的!」完全是「麻煩」大暴走。

他最後說:「重要的事,都是很麻煩的。」

一個動畫師畫了一個星期的圖,做成動畫只有五秒鐘。也就是說,動畫師勞心費神、挑燈夜戰一整年,也只能做出四分鐘左右的動畫。

一部兩小時的電影,至少要花上兩年的時間製作。而且宮崎駿導演對圖很堅持,會要求一再修改。如果還是畫得不理想,他也會代替工作人員親自操刀作畫,絕不妥協。不斷反覆這種讓人快要神智不清的作業。正因為如此,製作電影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力,是無法完成的。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

宮崎駿導演製作電影的三大原則,第一是「有趣」,第二是「有價值」,那第三呢?

我就開門見山地說──「要能賺錢。」第三點有點讓人意外吧?

但這是理所當然的。吉卜力工作室製作一部動畫,需要動用四百到五百位工作人員,人事費用相當龐大,所以電影上映,絕對不容許叫好不叫座。導演的壓力之大超乎想像。要是這部電影沒有大賣,就沒有下一部了。

說到賺錢,有些人可能會有不太好的印象。但如果把「金錢」換成「觀眾的掌聲」,就可以體會賺錢有多重要。

正因為如此,宮崎駿導演的三大原則是—「有趣」、「有價值」、「要能賺錢」。

但是,宮崎駿導演曾有一次破壞自己訂下的原則。那部片是《龍貓》。

《龍貓》和宮崎駿導演的前輩兼盟友──高畑勳導演的《螢火蟲之墓》同時上映,也就是說,不用一個人承擔所有的票房壓力,壓力只有一半。

製作人鈴木敏夫說,從來沒見過宮崎駿導演工作時這麼愉快,還會和工作人員開心地聊天。

在愉快的工作氣氛下推出的處女作《龍貓》,結果如何?

快樂的結果是──一蹋糊塗。

鈴木敏夫先生說,在吉卜力所有的作品中,《龍貓》是觀眾最少的一部。

果然,太享受還是不行的……

但之後情況有了戲劇化的轉折。

《龍貓》在戲院上映時沒有引起話題,但是在電視播映時卻人氣大爆發,連玩具廠商都注意到龍貓的魅力,想製作龍貓玩偶。吉卜力從來沒想過要推出角色商品,結果,第一次推出角色商品就大受歡迎。最後,《龍貓》成為吉卜力史上收益最高的作品,而且幾乎囊括當年度的電影獎項。

所以,我要在「有趣」、「有價值」、「要能賺錢」這三大原則之外,再追加一項──「要很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