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生成吉卜力繪圖爆紅!憂引發版權爭議與惹怒宮崎駿,ChatGPT主動出手限制

美國白宮也在官方粉專上發布,由AI繪製的「吉卜力化」繪圖。(翻攝自白宮X粉專)

無論在X、Instagram或臉書上,社群近期快速掀起一波「AI吉卜力化(Ghiblification)」熱潮,使用者可以透過ChatGPT的圖像生成技術,在輸入明確指示後,將個人照片或熱門迷因照片,快速轉換為「宮崎駿風格」的動畫圖像。這股熱潮很快在網路爆紅,可隨著愈來愈多圖像曝光,雖然讓吉卜力影迷非常開心,但同時也引發外界對於人工智慧(AI)科技,是否會侵犯創作者版權與藝術倫理的激烈爭論。

綜合外媒報導,只要打開社群平台,就能找到大量吉卜力風格的繪畫圖像,包含知名動畫電影《龍貓》或《魔女宅急便》畫風,透過人工智慧科技,與不同種類照片進行結合。這股熱潮靠著演算法被快速散播,就連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本人,都一度將自己的社群平台大頭照,更換成吉卜力風格的AI自畫像,此舉被視為間接幫這股風潮「背書」。

但是,當熱潮影響範圍愈來愈廣,這類AI創造的圖像,是否有侵犯原作者宮崎駿著作權的疑慮,也開始出現爭論。雖然OpenAI在平台內設定,明確寫入一條保守規定,當使用者嘗試生成「在世藝術創作者風格」,系統會觸發拒絕機制,可科技設定畢竟是死板一塊,用戶總能找到各種迂迴的手段,繞過設定並創造出大量精美二創作品,這波吉卜力風潮就是最好案例。

目前吉卜力工作室尚未對此趨勢,做出任何正式回應。不過,身為平台創造者的OpenAI,似乎擔心熱潮衍生出更多負面效應,已經開始著手增加更多限制,讓許多想要跟風的使用者,在輸入指令後,會得到ChatGPT回覆「我們無法處理您的請求,因為它涉及受版權保護的內容。」

20220727-吉卜力工作室動畫《龍貓》,宮崎駿執導。(照片翻攝自《吉卜力電影完全指南》內頁,黑體文化提供)
20220727-吉卜力工作室動畫《龍貓》,宮崎駿執導。(照片翻攝自《吉卜力電影完全指南》內頁,黑體文化提供)

當這股「吉卜力化」熱潮發酵之際,部份外媒也找出,宮崎駿在2016年公開批評AI動畫創作的發言。當時一位開發人員向宮崎駿展示,一款以AI基礎生成的動畫,內容是一具扭曲身體、用頭拖行前進的形象。開發者表示,這類AI動畫可用於「殭屍動畫」,因為AI能生成人類無法想像的動作。

但宮崎駿卻用嚴厲口吻回應,「我有一位殘疾的朋友,每天光是舉手、擊掌都很困難,他的肌肉僵硬,根本無法伸直手臂。想到他,我無法接受這種技術與畫風,這種作品無視生命的痛苦,簡直是對生命本身的侮辱!我絕不會允許這種技術進入自己的作品內。」

創立吉卜力工作室的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美聯社)
創立吉卜力工作室的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美聯社)

看在法學界眼中,則是冒出另一個更嚴重的疑問,美國律師維根伯格(Josh Weigensberg)受訪時表示,這股AI繪圖熱潮背後,存在一個大問題:OpenAI創造的人工智慧模型,是否有取得吉卜力合法授權、允許他們使用自家作品進行模組訓練?「雖然所謂的『風格』本身,並不受版權保護,但如果AI生成的畫作內,包含非常具體且可識別的視覺元素,像是動畫電影《霍爾的移動城堡》或《神隱少女》中特定場景,那麼該平台可能面臨的法律問題,就不只有『風格是否受保護』這麼簡單,而是可能構成侵犯版權!」 (相關報導: 別亂跟風丟錢投資!阿里巴巴蔡崇信憂AI過熱,警告小心「泡泡破碎那一天」 更多文章

事實上,這股怨氣不只針對版權爭議,還包含一部分政治不滿,因為除了奧特曼也使用AI吉卜力圖像,就連美國白宮的X官方帳號,也發出一張相似風格的女性落淚圖片,並稱為該名女子是近期被移民官逮捕的無證移民,這種做法讓許多藝術創作者非常不滿,除了抨擊AI平台濫用吉卜力的品牌價值、名聲來推廣自家產品,還造成這些創作被有心人士惡意濫用,呼籲工作室應該對OpenAI提出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