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方舟專文:中國多有錢?可以買下美國國防部!

中國人在紐約炒房已經超全部外國人士。(新華網)

中國到底有多有錢?《經濟學人》統計,中國可以購買全部的西班牙、愛爾蘭、葡萄牙和希臘的國債,這樣就可以一瞬間解決歐元區的債務危機。而且即使這樣做,中國還剩下一半的外匯儲備。

或者,中國可以購買股票,用不到一萬億美元吞併蘋果、微軟、IBM 和谷歌。全世界最有價值的五十個體育機構加起來的價格不到中國外匯儲備的百分之二。

如果買地,花不到六分之一的外匯儲備就可以買下曼哈頓和華盛頓;如果買能源,可以買下今年 88% 的石油供應;如果買食品,可以花外匯儲備的一半就買下美國本土的全部耕地;如果買安全,那麼理論上中國可以買下整個美國國防部。

我去倫敦。在地球上最貴的公寓「海德公園一號」樓下。已經在英國待了十五年的導遊小孟,仰頭看著高層,表情說不清是羨慕、自豪還是憤懣,說:「這座樓最高層的三間公寓,也就是最貴的三間據說分別是被一個卡塔爾人、一個俄羅斯人、一個中國人購買。」

中國人來了,勤勞能幹得讓全世界汗顏與驚恐。兩個義大利記者穿越亞平寧半島去尋訪中國移民,寫下《中國人不死》的書,他們眼中的中國人只工作、不生活、機智努力、封閉樂觀、死而後生、永生不死。

中國人來了,湧入世界各處富庶之地與不毛之地。

中國人來了,身披金甲聖衣,腳踏七色雲彩,更讓他顯得像個蓋世英雄的是滿懷鈔票。

中國人被許多非洲國家視為救世主,因為帶去了貿易、投資、工作和技術。而在《西方將主宰多久》中,作者則把中美關係形容成一場婚姻:一方負責存錢和投資,另一方則負責花錢,誰也離不開誰。

外交是利益場,中國的朋友好像都是用錢買來的。「金元外交」和「援助交際」在今年卻不大行得通了,世界上存在有錢也買不到的東西。中國電力投資集團斥資三十六億美元在緬甸修建的大壩,被緬甸政府叫停。中坤集團董事長黃怒波計畫斥資約八百八十萬美元買下三百平方公里的冰島土地,也被冰島拒絕。

美國對中國的評價不再遮掩和謹慎,希拉蕊在接受採訪時直接批評中國的人權紀錄「糟糕透了」。國內媒體當然反彈式的回擊,認為印證了他們「美帝亡我心不死」的一貫判斷。《環球時報》發社論領導範兒永遠那麼正:〈警惕境外影響,但別被它擾亂〉。中國又不高興了,沉浸在境外反動勢力論的中國不曾自問:自己是不是真的成為了國際社會的異類?

如果說內政上的傲慢毫無道理,那麼外交上的軟弱簡直莫名其妙。俄羅斯用推土機驅趕從事耕作的中國農民,十三名中國船員在湄公河上遇難,中國在南海的主權節節敗退,政府的反應永遠只有一個:嚴正抗議。

如何以大國心態,去適應大國體型是尚未解決的問題,這就導致中國人如野草般蔓延世界各地,卻永遠神情倨傲,姿勢扭捏。

中國人在倫敦房地產投資三年成長五倍。(新華網)
中國人在倫敦房地產投資三年成長五倍。(新華網)

中國人,你為什麼這麼生氣?

2012 年,是民族主義激化的一年。中國人板著面孔,大步行進,唱著愛國頌歌,手臂如鐵錘在空中揮舞,吶喊著憤怒的話語。龍應台曾問:「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如今,這話該重新問:「中國人,你為什麼這麼生氣?」 (相關報導: 范疇專文:台灣人如何看待中國人的負面性格─隔岸觀火,還是照鏡子? 更多文章

今年我到北京某個小學講課,無意中提到日本動漫,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忽然喊道:「抵制日貨!」振臂一呼而全班雲集響應,滿教室的孩子都在高喊:「抵制日貨!」「打倒小日本!」教室後面的黑板上有紅色的標語,其中最醒目的就是「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