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振和新冠疫情限制措施的影響正導致部分中國年輕人推遲結婚或生子的計劃,這與中國政府旨在提振出生人口數的努力背道而馳。
一些人口學家現在認為2022年是中國人口開始萎縮的起始年份,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年輕人對如何謀生日益感到不確定。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先前中國已經面臨嚴峻的人口挑戰。過去五年的出生人口持續下降,去年僅勉強超過死亡人口數。
一些省市2022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出生人口數同比進一步下降,其背景是,抗疫限制措施導致數以千萬計的中國民眾被封控在家,並抑制了全國各地的經濟活動。
中國7月份公布的一份官方數據引人注目:16-24歲青年人有五分之一當月處於失業狀態。一些失去工作的人表示,他們已擱置了一些重要的人生計劃。
諷刺的是,造成部分工作崗位流失的是中國政府某些旨在降低育兒成本的舉措。為抑制房價的飆漲和學科類課外培訓的高成本,中國政府對房地產開發商和補教行業進行了整頓,導致這兩個行業的很多從業者被裁員。

Sandy Liu四年前從北京一所名牌大學畢業,當時她在一家科技公司找了份工程師的工作。她曾籌劃在幾年內與男友結婚並在北京買套房。
今年夏天,Liu被解僱了。她的結婚計劃現在只得暫時擱置。Liu說,她不敢想像,沒有工資收入,如何結婚成家。
Emily Yu曾和丈夫在中國南部的廣西經營一家小型壽司店,但反覆的抗疫封控讓這家小店無法繼續經營下去。31歲的Yu是獨生子女,她說,曾希望自己三歲的兒子能有個兄弟姐妹。Yu的家裡有一些積蓄,但她現在正找兼職工作,並擱置了二胎計劃。
Yu說,日子越來越難過。
澳洲維多利亞大學(Victoria University)高級研究員彭秀健表示,經濟壓力很大、許多人感到生活沒有保障時,人們的生育決定肯定會受到影響。
根據她在維多利亞大學政策研究中心(Centre of Policy Studies)的團隊與中國官方智庫上海社會科學院所做的聯合研究,中國的人口數量將從今年開始下降。預計未來幾年人口下降速度會加快,到2100年,中國的人口料將降至5.87億,不到當前約14億的一半。

該團隊的預測參照了多項數據,包括生育率、死亡率以及按年齡和性別劃分的人口分佈。
聯合國在7月份發布的報告中預測2023年中國人口將下降,預計屆時印度將超過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聯合國報告還預測到2100年時中國人口數為7.71億。
聯合國的預測是基於中國2021年生育率為1.16的假設;生育率指的是平均每名女性一生中生育子女的總數。中國2020年的生育率為1.3,甚至低於以老齡化社會聞名的日本在2020年的1.34。
中國國家衛健委沒有回覆置評請求。中國國務院和負責發布人口數據的國家統計局也沒有回覆置評請求。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經濟成長急劇放緩,部分經濟學家判斷:中國已無法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 更多文章 )
中國現行政策允許已婚夫婦生育三孩,但2016年取消的獨生子女政策產生了一個遺留問題,那就是育齡女性數量日益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