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民主連合」16日召開「終結歷史錯誤廢省、廢兩岸條例運動研討會」,希望以廢除「省政府」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衝撞《中華民國憲法》裡「一國兩區」的主張。召集人賴中強表示,在1949年數百名立委、國大相繼抵台,伴隨而至的是《中華民國憲法》以及《動員戡亂臨時條款》,而台灣現在雖然已經有民選國會、民選政府,但是過去國民黨政權遲遲不讓台灣人民決定自己的憲法,希望透過這樣的運動,讓台灣國民主權衝撞中華民國體制,創造真正適合台灣人的憲政體制。
賴中強表示,這次運動就是希望廢除《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廢除省政府(不續編省政府預算)。希望這2項立法挑戰,可以促使立法院尊重台灣國民主權意志的展現,不理會憲法中「大陸地區」與「台灣地區」這樣的盲腸規定,並號召全面推動憲政改革,建立真正適合台灣人的憲法。
廢除《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之後,未來對於中國來台投資、中國銀行或是中國公司的規範,應由「特殊本國人」的定位,改由「特殊外國人」,並在《投資法》、《銀行法》、《出入國及移民法》等法規底下設中國專章,讓台灣與中國的往來有法源依據,符合法治國家的理想。
「一國兩區」框住大陸、台灣 徐偉群:馬政府利用這點消融台灣主體性
中原大學財經經濟法律學系副教授徐偉群表示,因為《憲法》中有一國兩區的框架,讓馬英九政府利用這點慢慢消融台灣的主體性。回想過去馬政府期間,執政黨不遺餘力推動台灣的經濟體系融入中國裡,因為憲法規定「大陸地區」和「自由地區」均屬於中華民國,是同一個國家,這樣的想法對台灣人民來說非常危險。
雖然現在台灣社會已經意識到中國與台灣不同,但是公部門卻還是籠罩在《憲法》一國兩區的緊箍咒底下,嚴重影響國家主權的伸張,同時也出現一些矛盾的想法。以司法部門而言,如果台灣人在中國大陸犯罪,則因為「大陸地區」為中華民國領土,檢察官須將他起訴;但是如果大陸人在大陸地區犯罪,我們的檢察官卻無法對其有任何作為。
徐偉群更指出,未來如果想要突破這種情況,就要看以後台灣的領導者有沒有勇氣突破《憲法》的框架,總統、官方必須要適時在國際間宣告:「我們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憲政改革仍無進度?蘇彥圖:盼修憲、制憲成2020選舉主張
中研院副研究員蘇彥圖表示,太陽花學運之後,試圖推動的全面憲政改革與《兩岸監督條例》,但在蔡政府上台後沒有看到具體實際的作為,台灣應該要重新審視自己和中國在法律上的相對關係,希望廢省、廢《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和修憲、制憲可以在2020年成為選舉的主張。
蘇彥圖強調,20幾年前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當時看起來非常進步,但是隨著時間遞嬗,這項法規似乎已經不再適合台灣人民,需要以不同的方式處理與中國的關係。蘇彥圖也坦言,這項運動最大的反對者不會是中國國民黨,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他們不願看見台灣發生這種事情。 (相關報導: 解嚴30周年》學運世代衝撞戒嚴 林佳龍:以前真的是憨膽! | 更多文章 )
「按照憲法規定,可能明天就被中國統一」
中研院副研究員邱文聰也指出,《中華民國憲法》的前言就有一句「國家統一前」,讓一些領導人做出不利台灣人民主權的解釋。其實《憲法》也有規定,中華民國自由地區人民,有權變更領土範圍,也有權可以進行修憲,但如果是兩岸統一則要「全體國民」同意,換言之,就是要大陸地區與自由地區全體人民投票決定。照現行的《憲法》規定,可能明天我們就被中國統一了,因為我們的法律並沒有讓台灣人民說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