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議院通過《創新與競爭法案》重踩北京痛腳 中國人大通過《反外國制裁法》反制

美國聯邦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AP)

美國聯邦參議院8日以68票贊成、32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American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Act)。該法案編列2500億美元預算,希望在未來五年內擴大美國在高科技行業的投資。

不過,這項法案內容強調增強美國在科技方面的投資,以贏得與中國的競爭或制裁中國相關人員組織在美國的「不當行為」,引發北京強烈抨擊。

中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9日發表聲明,抨擊美國參議院這項法案「打著創新和競爭旗號,干涉中國內政,妄圖遏制中國發展......注定失敗。」

此外,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在6月10日表決通過了《反外國制裁法》,該法被視為北京反擊美國制裁的法案。未來雙方如何借著相關法律制裁彼此,是美中貿易戰的新焦點。

參觀者在中國半導體展上觀看半導體器件展示
Reuters 支持者稱該計劃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工業法案之一。

美通過新法案劍指北京

此項法案在美國參議院通過,最引起外界關注的是有關內容提及美國將尋求通過外交手段、與盟友合作,加強美國參與國際組織,以「抗衡北京日益增長的全球影響力。」

事實上,美中兩國在科技領域的競逐一直是貿易戰的重點領域。

自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任後,華府與北京的競逐被認為持續前任政府的強硬手段。拜登甚至在上周加碼限制美企投資包含中國電信、中國移動、華為、監控設備商海康威視等59家中國企業,引發各界議論紛紛。

中國、美國
Getty Images

今年五月,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便直稱該法案「將糾正我們的錯誤......使美國在競爭中贏過中國等國家......並加強我們的經濟和國家安全,因為這部法案對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都至關重要」。

因此,本周美國參議院通過跨黨派聯合提案,與中國相關的議題再次成為國際關注焦點。

首先,該法案內容要求美國政府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解決美方認為中國一直操控美國市場的問題,「並授權資助以支援在中國運作的獨立媒體。」

法案亦要求美國國務院列出一份與中國企業相關的清單,讓美國得以與「地區盟友」合作,禁止進口與中資企業相關的產品。最後,法案強調美方需制裁竊取美國商業機密,或從中受益的實體組織及個人。

中美2021年3月在阿拉斯加的高層對話,是美國拜登政府上台以來的首次。
Reuters
中美2021年3月在阿拉斯加的高層對話,是美國拜登政府上台以來的首次。

北京抨擊該法案詆譭中國發展

美國參議院通過此法案後,立即引起北京的強烈反對。

據中國官媒新華網,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5月9日的例行記者會稱,「美國怎麼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是美國自己的事情」,但北京堅決反對「美國拿中國說事,把中國當作『假想敵』」。

汪文斌又說,該法案涉華內容歪曲事實,詆譭中國並宣傳「中國威脅論」,是冷戰思維,並且「在台灣、涉港、涉疆、涉藏問題上嚴重干涉內政,充斥著冷戰思維,與中美兩國各界希望加強交流、合作的願望背道而馳。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相關報導: 義和團樂園》參加日本活動就是「漢奸」?北京煽動民族主義卻引火上身 更多文章

此外,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在6月10日表決通過了《反外國制裁法》。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教授王江雨對BBC中文分析稱,這個法律的最大意義就是給法律的制定國一個有效的法律武器,「能夠在必要的時候,去反擊外國企業對本國企業的制裁,也可以去懲罰那些制定制裁措施的外國政客和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