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代表拜登上任後首度通話
在經貿政策上,拜登政府一定程度延續了川普時期的方向。不過,或許我們即將看到拜登政府在對中經貿政策上的調整。5月26日,美國貿易代表戴琦(Katherine Tai)首度透過視訊,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負責人的劉鶴完成首次對話。根據會後新聞稿表示,雙方進行了「坦率」的交流。
而通常外交用語上使用「坦率」交流,表示雙方各自犀利地提出關切的敏感議題(美中的關稅戰、以人權或國安為由發起的科技制裁等。)
在雙邊經貿代表首度通話後僅一週,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與劉鶴再度進行通話。在通話中,雙方認為美中經濟關係十分重要,秉持著「平等且互相尊重」的態度,於全面經濟形勢和多項領域的合作進行廣泛交流,對相互重視的議題交換意見。
美中貿易現狀極度不平衡
就目前的美中貿易關係來看,美中的逆差可以說是非常誇張,根據美中經濟和安全審查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於5月18日公布的《美中貿易報告》中有提到,今年美中貿易第一季的逆差高達786億美金,相比去年升高了45.7%。
並且,根據《彭博》(Bloomberg)引用中國海關總署(China's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的報告中指出,美國自去年5月以來,從中國進口商品數量大幅提升,即便中國在進口美國商品上有些微提升,但雙邊進出口上升的幅度不同,也進而造成貿易逆差持續擴大的情形。
美中經貿重大議題
對目前拜登政府來說,貿易逆差勢必是美中經貿關係上最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這也是為何拜登和戴琦都多次表達美中經貿關係相當「不平衡」且「不公平」。她在日前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貿易部長視訊會議前的記者會就表示:「美中經貿向來嚴重失衡,不僅是貿易表現,還有雙方對彼此市場所提供的機會與開放程度。美國致力於盡己所能讓美中貿易關係恢復平衡。」
此外,戴琦也曾說過,將會持續檢視中方在履行《美中貿易階段第一階段協議》的進度。根據5月5日她的發言表示,未來拜登政府對中的經貿政策,將會建立在此協議上。而根據《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的報導,截至4月止,雖然中國距離履行協議仍有22%的採購量,但正以快速增加的採購量追上。其餘結構性問題像關稅壁壘、強制外國公司技術轉移和不公平市場競爭也會被搬到檯面上。
對美國農民來說,中國履行此協議的程度會大大影響他們的生計,根據美國農糧署(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的統計,中國約在2019年超越歐洲,成為美國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且之後持續增加。更在2020年初簽訂完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後的效應,加上先前政府因美中貿易關稅戰的補助,使農民2020年的淨利潤是繼2013年後的新高。 (相關報導: G7領袖峰會將登場》拜登上任美國總統首次出訪 拉攏盟友力推全球疫苗策略 | 更多文章 )
而這也是為何此協議對拜登政府如此重要。除了實質層面的影響外,政治上來看,一方面拜登要對內表態對農民的支持,進而打破去年外界對他的質疑。而另一方面也希望取得農業州的支持,為明年的期中選舉做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