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經濟制裁8年,普京依舊入侵烏克蘭:《紐時》與《經濟學人》談「美國的經濟制裁還有用嗎」?

俄羅斯總統普京。(美聯社)

2014年,時任美國總統的歐巴馬下令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希望阻止普京對烏克蘭的進一步侵略。8年來,美國官員宣稱這些阻止克里姆林宮下令繼續擴張,將俄國與親俄勢力留在了克里米亞半島與叛離烏克蘭的頓巴斯地區。2022年2月21日,普京卻正式承認了頓內次克與盧甘斯克的國家地位、甚至對其派遣「維和部隊」,這場俄烏巨變讓8年前曾是歐巴馬副手的拜登,隨即在白宮宣佈制裁,並強調範圍遠超過「2014年美國及其盟友的措施,並隨時依據俄方的做法調整制裁」。

拜登的回應也引出一個問題,經濟制裁還能阻止克里姆林宮的野心嗎?

俄羅斯總統普京。(美聯社)
俄羅斯總統普京。(美聯社)

《紐約時報》指出,雖然美方也針對過去8年的制裁狀況調整作法,但普京多年來一直設法將俄羅斯1.5兆美元的經濟規模更加孤立,以求降低遭遇制裁時的直接衝擊。普京上週也對俄媒強調,面對西方的「非法」制裁,俄羅斯已經變得更加自給自足,並稱「提高我們的經濟主權至關重要」。分析人士也認為,普京與其政治心腹及合作夥伴,可能也不會因為新的制裁承受多少痛苦。

《紐約時報》認為,儘管美方官員在聯合國安理會的緊急會議上一再宣稱「制裁將對俄羅斯造成嚴重後果」,既然普京決定進一步對烏克蘭用兵,這意味著他已經得出「能夠忍受新制裁」的結論。如果俄方真的不為所動,拜登政府勢必得祭出讓一般俄羅斯公民也感到痛苦的最嚴厲制裁,或者採取經濟制裁以外的對策,比方說像烏克蘭提供更多的軍事援助。但這麼做有其極限,因為拜登已經言明「不會派軍保衛烏克蘭」。

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的雕像與教堂(AP)
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的雕像與教堂(AP)

卡內基莫斯科中心(Carnegie Moscow Center)的亞太計畫俄羅斯主持人亞歷山大·加布耶夫(Alexander Gabuev)表示,普京身邊的強硬民族主義者都上了美國財政部的制裁清單,他們及其家人餘生都不再能與美國或歐洲存在任何實質聯繫。加布耶夫說,這些人在當今俄羅斯都是有頭有臉,但今後他們只能在俄羅斯作威作福、自己與世隔絕。不過這些人大多也相信普京的那套說詞:「俄國遭受制裁不是因為我們做了什麼,而是我們是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美國就是看不得我們好。」

美國22日宣布的制裁對象,還包括普京政府高官的兒子、以及兩家國有銀行,並且進一步限制俄羅斯通過發行主權債籌集資金的能力。不過《紐約時報》分析,這些作法恐怕難讓克里姆林宮有感,因為這兩家銀行都只是政策機構,並不負責零售業務。拜登21日晚間也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禁止美國公民與俄羅斯支持的烏東地區進行任何商業往來,否則將遭受制裁。除了美國之外,英國22日也凍結五家俄羅斯銀行的資產,並對3名俄羅斯億萬富豪、部分俄國議員實施制裁;德國政府則宣佈「北溪二號」天然氣輸氣管暫停啟用。 (相關報導: 美方最新情資:俄羅斯大軍即將全面入侵!烏克蘭全國將進入緊急狀態,對後備軍人下達召集令 更多文章

從俄羅斯通往德國的北溪二號(Nord Stream 2)天然氣輸氣管(AP)
從俄羅斯通往德國的北溪二號(Nord Stream 2)天然氣輸氣管(AP)

《紐約時報》指出,當俄羅斯的經濟因為制裁出現嚴重問題,確實可能衝擊普京對國家的控制能力,但許多分析家都懷疑,歐美國家是否真能拿出經濟制裁的殺手鐧?上述制裁的內容看起來與過去的作法差異不大,一些專家指出,俄羅斯經濟的痛點是切斷該國頂級銀行與非俄羅斯實體的交易